第331页

世间事,任人说。说者无心,却可以伤人于无形中。大山皱眉,侧头对身后的田志祥略做示意。田志祥悄声走过去,冲围在一处的几个人做个噤声的手势。人们讪讪的离开,有那年轻的男人尤不舍得的一步三回头。

鲁迅先生有一个小说《祝福》,里面写祥林嫂的孩子被狼吃了,她向很多人不断的重复这件事,很多农村的老太太听了,流下一些泪,然后叹息着满足着的离去。

她们为什么满足呢?有人说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一种残酷性。她们会想,哎自己的孩子还健在,虽然日子清苦点,但还是很幸福的。

大山突然想起这个故事,对人性似乎有了一点更深的了解。

幽冥相隔,长眠的人再不会熟知生人的喜乐,而活着的人,却还要继续活下去。一个人的离开,除了给身边最亲近的人带来一种感情上的痛苦,之于整个社会,也不过像大海里的一滴水,瞬间在阳光下蒸发,消失的了无痕迹。

大山没办法在这里多留,他有很多事要做,公司的运做不可能停止,每天都有大量的事情等着他做决断。

然而离开对姜红叶来说,又是非常残忍的。来时两个人欢欢喜喜回乡,最后却只得她一个孤零零踏上归程,从此后山高水长,爱人长眠在故乡的山头,她连祭拜都不方便。

有些女人会在极度伤心时全身心投入工作,用忙碌的工作来麻痹自己,累到筋疲力尽,也就没有精力想别的。但姜红叶不是这种类型,她整日的发呆,不爱说话,每天一有时间就跑陈群的坟前呆着。

董洁于是决定留下来陪她,大山自己先行回京。但三天后,姜红叶却出人意料的决定一起回京。

“我在这里,也做不了什么事。妈她一看见我就哭——”她低声解释。

陈雪已经得了消息,如果不是姜红叶突然决定回来,她都决定在大山回京后,启程过来。

因为意外发生的太过突然,陈群下葬时,许多昔日的故交都没能赶过去送他最后一程。

董洁私下里跟大山讲:姜红叶突然决定回北京,应该也是不希望看到一拨拨人过去送上迟到的哀悼,然后每个人再跟她说一些言不及义的劝慰的话。那就像钝刀割肉,每一次对她都是一种伤害。

鉴于此,回京后,除了陈雪,他们没有惊动别人。

沈阳方面,杨翠花正准备和黄盼弟过来。黄盼弟并且提议,是不是能接姜红叶回家乡住一阵子?

大山直接在电话里否决了她的这种意见。以姜红叶家乡那些所谓的亲人对她的态度,只能添乱,帮些往她伤口上洒盐的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