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许多人曾在报纸及部分公共场合发表过声明:李悠然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纵观东方元素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和唯一性……

这份所谓“不可复制”的评价,主要指的是大山的年龄。

弱冠之年,商场折挂,作为改革开放最早一批抓住时代机遇的人,他也是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企业掌舵人。

大山对人才的重视,与他独特的经历分不开。

当一家公司在他手下逐渐发展壮大的同时,他也是一个学生,凭着个人的能力和实力考进中国最好的大学,这份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势必会分散他对企业发展的关注和精力。

所以,大山对管理人才的重视,甚至可以说,从公司正式诞生之日、还不知道所谓职业经理人的概念时,就已经不自觉的在引进和支持这种管理模式了。

至于后来眼界的开阔和见识阅历的增长,也不过是给了他更多系统的理论体系的指导和应用。

从开始到现在,东方元素集团公司信守诚信、唯才适用,这一点最高决策人以身作则,并在企业内部发扬光大,对吸纳和留住人才,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然而工作内容和压力可以分担,交际应酬方面再怎么缩减,身不由已的时候还是家常便饭。

住在四合院时,前院的客厅,常是客来客往。

那时候以女眷为多,除了来往较密切的私人朋友,大山基本上从为不在家里接待场面上的人情往来。

搬到农场就不一样了。

首先这里地方大,有山有树有水,还有马廊可以供男人享受一把骑乘之乐。

兼之他毕竟年轻,同学旧友多,农场既招待了他们,事情传开来,总会另有人包括官场商场上的人提出类似要求。

也就是说,今日之状况,大山事前多少有些心理准备。

但值此春光明媚时节,农场受欢迎的程度,却是比他预想中的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