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洁是那个圈子里非常受欢迎的人,倘若她愿意,便可轻而易举成为其中的灵魂人物。
对比自身,林小芳感觉非常复杂。
自己既谈不上出身,年龄又已经二十一了,按着家乡的虚岁论,今年她都二十二岁了,却没有亲手挣过一分钱,完全靠别人的帮助在生活,学业、衣食住行等所有开销,都来自于他人的好心,这种明显的落差,常常让林小芳觉得抬不起头。
而回到家乡,她却是“名人”,三里五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父母提起她便是一脸骄傲,当着她的面,跟乡邻们说起来也是一副非常自豪的口气。
在家乡人眼里,她长的漂亮,人们夸她“这姑娘恁俊,长的这好,哪里像个农村娃娃?比城里人还像城里人”。
这种夸奖听的多了,林小芳常常生出一种烦燥的情绪来。
她有什么值得别人夸奖的本钱呢?二十多了,靠着别人的资助读书吃饭?
董洁跟她说过:人应该有一颗平常心的,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太难,但是纵有好屋千百间,睡觉所需三尺床榻足矣,纵有百道珍羞美味,添饱肚子也只需要一碗饭。
有时候林小芳想这话说的是,有时候又没办法认同。
有钱讲究而不去讲究,选择像普通人那么活着,这是一种修养。想讲究却没钱讲究,只能像普通人那么活着,却是一种悲哀。
董洁轻易的站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她稚龄即在国际上闯出一片天,现在名、财都有了,又得到一位让所有女人仰慕的男人全心全意宠着爱着,计划来年结婚成家,这样的人,怎么会理解她的心情呢?
是,董洁她并不觉得住大房子比小房子更好,一年中倒有大半的时候住到小木屋里,吃的疏菜瓜果也是自己农场里边种的,池塘里还养了鱼虾蟹,偶尔她开玩笑说自己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夫。
可是她的兴趣哪里像个农夫,谁见过喜欢玩古董的农夫?买一件不起眼的小东西,随便花出去大把的钞票。一个农夫,可以把劳动当成兴趣而不是赖以为生的手段?根据心情安排自己的生活,有情绪时,画上数个小时的画;换上飘逸拟古的汉服,抚琴为戏;为了喝茶的兴趣,弄一个竹意盎然的房间做茶屋……
根本就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暑假时林小芳没有回家,接了两份家教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