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蓬荜生辉(3)
院长从工业园出来,看来心情不错。
走在杨家坳布满青苔的青石板上,独木车碾过的痕迹清晰可见。院长说:“走在这样的小路上,总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也有一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感。”
周至诚笑,说:“首长,您怎么突然间如此感怀。”
院长说:“岁月不饶人啊,我们这一代人,既然被历史的潮流推到了前端,就只能迎风破浪,不断变革,才能改变历史。而变革,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我们这些人注定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院长这话,周至诚自然不敢接,只能表白,说:“谨记首长教诲。”
院长摆摆手,说:“有感而发而已。”
走在通往老虎嘴的山道上,雨后的老虎嘴,空气格外清新,满山红绿镶嵌,菊香淡淡,竹槽于山涧飞渡,泉水叮咚,一栋栋别墅隐约于山林之间,风景这边独好。
院长看着山中风格各异的别墅,问:“小杨同学,开发了这么多的别墅,干嘛?度假山庄?”
杨志远说:“是,这是为今后杨家坳发展旅游产业做好前期准备。”
院长看了杨志远一眼,然后又笑着问钟涛和周至诚。院长问:“钟书记、周省长,你们觉得杨家坳发展旅游产业的前景如何?”
钟涛笑,说:“我刚才就说过,杨家坳这地方风景绮丽,发展旅游产业肯定大有可为。”
周至诚对此也是认同,他说:“钟书记说得没错,杨家坳这地方,只要交通上去了,将来肯定大有发展。”
院长说:“这就说到问题的实质上了,农村交通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一村一户乃至到一人的生存和发展,可现在国家正在经历阵痛,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举步艰难,所以解决农村的交通问题还任重道远。小杨同学,你现在就把度假山庄建起来了,是不是有些超前了?”
杨志远说:“现在看是超前了点,但我想用不了三、五年,杨家坳的交通肯定可以大为改善,只怕到时杨家坳的这些别墅还大为不够。”
院长说:“小杨同学,你就这么有信心?”
杨志远说:“这是自然,因为我对国家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