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继续和杨志远探讨问题,院长说:“小杨同学,我听你多次提到‘张榜公示’,你的目的又是什么?”
杨志远说:“我们杨家坳现在但凡财务的支出,每月都会张榜公示,坚持财务透明。”
院长问:“你就不怕因此引来村民的质疑?”
杨志远说:“这有什么好怕的,之所以要公示,就是要把一切都摆在阳光下晒。一个人不谋私,只为公,心底坦荡,就不会害怕质疑,有质疑才会有改进。”
院长点头,说:“小杨同学说的好,什么是‘公’,在我看来就是公德、公心、公正、公开、公平,人人一心为公,这个社会才会真正的和谐和进步。可是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杨志远说:“院长您说得极是。但我想,别人怎么去做,我无能为力,但我可以从自身做起,从我们杨家坳做起,做些尝试罢了。”
院长笑,说:“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任何事情,要是人人都指望别人去做,而不是想到从自身做起,那根本就该变不了现状。一而二,二而三,不得地扩展,才可能无穷大。”
院长笑:“饶有兴趣地问,那你说说,你现在在杨家坳股份公司占有多大比例的股份?”
周至诚有心调节气氛,这时在后面插了一句话,说:“首长,这可涉及隐私哦。”
院长一笑,说:“这倒也是,小杨同学,这个问题你可以不回答。”
杨志远笑,说:“我刚才就跟院长您说过,但凡阳光下的东西,就没有什么隐私可言,我从学校回乡,没有基本股和承包权股,为了调动乡亲们的积极性,我把在北京勤工俭学积攒的钱,以现金入股的方式参股,再加上这两年公司奖励的劳动贡献股,我在公司持股比例在1左右,不算工资,去年完税后,分红净得五万。”
院长笑:“那其他乡亲们呢?”
杨志远答:“不算工资,年底分红户均在五千到一万不等。”
院长说:“还行,你小杨同学值这个价。”
院长回过头问周至诚:“至诚省长,你去年一年的工资、福利有多少?”
周至诚笑,说:“我的工资由夫人代管,一年的收入在三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