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张赫的同事说:“这我可不太清楚,他走得比较突然,我们谁都不知道。”

杨志远‘哦’了一声,没再多问。于小闽问:“怎么,这个叫张赫的是你的亲戚还是朋友?”

杨志远摇摇头,说:“既不是我的朋友也不是我的亲戚,应该算是萍水相逢的缘分。”

于小闽说:“那我怎么感觉到你有些不舍一样。”

杨志远说:“还真是有些不舍。”

于小闽说:“既是萍水相逢,何来不舍。”

杨志远笑,说:“小闽兄这话倒也没错,但愿以后我和他还能遇上吧。”

于小闽说:“如果有缘,肯定可以遇上,如果无缘,即便是踏遍千山万水,只怕还是会擦肩而过。”

杨志远笑,说:“小闽兄这话精辟,很有几分哲理。”

这时机场广播通知,周至诚省长的那趟航班已经到达了。杨志远和于小闽赶忙跑到出口。没一会,就看见周省长搀扶着一位老太太从里面走了出来。

省长一手提包,一手搀扶着老人。包不大,花格,女式,比较土气。杨志远一看,就知道此包不是省长所有。再一看,省长搀扶的老太太,至少年过七旬,老人家穿着比较老旧,有些乡土,举止比较拘谨,一看就不像是北京那种大都市里的人。杨志远以为是省长的什么亲戚,也没问,赶忙和于小闽接过省长手中的包,搀扶住老人。

周至诚笑了笑,说:“志远,先把这位老人家送上开往普天市的大巴车,等把老人家安顿好了我们再走不迟。”

杨志远尽管不知是何缘故,但他是秘书,省长不告诉自己原由,杨志远也就不问。老太太有些腼腆地朝杨志远一笑,以示感谢,杨志远笑了笑,搀扶着老人,和周至诚、于小闽一同走出机场大厅。机场的出站口有一个小型的长途客运大巴站,有机场发往全省各地州市的班车。老太太所在的普天市离省城比较远,杨志远给老太太买好了车票,把老太太送上车,没想到周至诚竟然跟了上去。

周至诚上了车,站在车的前端,对着坐在车里的乘客说:“这位老人家语言方面有问题,她不会说话。老人家不顾家里的劝阻,一个人偷偷地跑到北京去看她住院的儿子,家人不愿老太太在北京操劳伤心,决定把她送回普天,儿媳也还孝顺,想老人家从来没有坐过飞机,就让老人坐飞机回去。可有个病人在医院需要照顾,一时没有人亲自送她回家,于是在北京机场的进站口,他的家人把老人家托付给我,让我把老人家送到这辆大巴车上就行了,到了普天市,自然会有人接他。但我不放心,既然我在北京机场接受了这个任务,我就得对得起这份信任和重托。现在我想在车上寻找一位自愿接受这份重托的人,我希望有人把这份爱心接替下去。”

车内一片寂静,没有一个应承。杨志远看到周至诚的脸色有些阴沉。杨志远心想这车上之人,应该是没有人认出省长,或者是即便认出了省长,也不相信一个大省长会做这等好事,以为只是一个长相相同的人罢了。如果知道是省长所求,只怕会纷拥而至。什么时候,这人与人之间开始变得越来越世故了。

还好,这时坐在门边的大巴乘务员小姑娘说:“叔叔,老奶奶的事情就交给我吧,我会把老奶奶安全的交到她家人的手里。”

杨志远看到周至诚笑了一下,很是欣慰。他让杨志远把接老人家的姓名以及住址什么的重新抄写了一遍,交给了乘务员小姑娘,让小姑娘在交接的时候仔细核实,如果来接的人没来,就让小姑娘给老人家叫一个的士,让的士按地址把老人家送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