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页

杨志远觉得工业园的选址不错,上任书记还是有几分眼光,工业园这一块地势平坦,前有张溪河,背靠张溪岭,背山望水,是个好地段。而且将来一旦发展了,可以沿山势向里面的丘林地带延伸,成本低,发展空间广阔。

社港要发展,光有农业、旅游显然不够,杨志远心里清楚,社港要大踏步地发展,还得有适合社港本地发展的工业产业。杨志远上任以来除了调研农业、旅游,对工业园这一块,他不可能做到坐视不管,视而不见。工业园现在长杂草,未来未必就不长gd?而且工业园三通一平,当年投入不小,有必要盘活资产。

杨志远其实独自来过工业园好多趟了,他早就看出了工业园之所以一潭死水的症结所在,工业园就像是一个病人,看病就医,必须找到病根,才好对症下药。杨志远看了县里的文件、纪要,发现县里原来提出的诸多建议都是治标不治本,纯属泛泛之谈,根本就不能改变社港工业园的现状。

杨志远看清楚了问题的症结,明白工业园的事情一时半刻急不来,杨志远手头有诸多事情要处理需梳理,枫树湾乡亲们的补偿款要还,交通局局长这个重要人选要定,杨志远对社港的家里家外都没摸清楚,要钱没钱,想用人也不知道该用谁,谁有能力,谁有胆略,他都得做到心里有数才行。事有轻重缓急,一切都得慢慢来,不急一时,杨志远也就把工业园的事情暂且搁置一旁。

现在曹德峰已经到位了,省建行一亿的项目贷款的一应手续都也已经提交,不日就可到账。杨志远终此得以腾出手来,准备给工业园对症下药,杨志远知道这一剂药下下去,不仅工业园活了,整个社港也活了。这也是杨志远把本县的诸多头头脑脑聚在社港工业园来的原因之一,得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因为这是一剂猛药,得全县人民勒紧裤带过上一两年的苦日子,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才可以做得到。

杨志远站在土堆上,扫了身边的大小领导一眼,说:“既然大家都觉得工业园里养家禽山羊是一种讽刺,那好,大家各抒己见,谈谈想法,找找工业园只长杂草不长gd的原因,我们对症下药。”

曹德峰一看工业园里的路都已拉通,杨书记要盘活工业园,应该找园区领导、招商局局长主谈,似乎没有必要让自己带上一份张溪岭高比例尺的精准地图到这个工业园来指指画画。而且曹德峰还有一事不明,心里犯嘀咕,别的同僚都是自行到达,可杨书记偏偏就让他曹德峰随车前来,杨书记分明就是准备让他曹德峰作为主角唱一场大戏,可招商引资不在交通局的范畴,他曹德峰喝酒在行,修路也还在行,招商引资却是外行,一窍不通,再说了人家招商局东奔西跑,这些年都是一事无成,收效微乎其微,人家招商局都不成的事情,他曹德峰会行?谁信?杨志远书记把这么多大小领导叫到一块,该不是想学其他县市,你一块我一块,每个局领个指标分个任务,负责招商,真要是这样,那就麻烦了。

曹德峰发现与他一般想法的小领导大有人在,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欲言又止。

杨志远一看大家的表情,笑了笑,说:“事情还没有开始商讨,同志们就是一脸的苦相?怎么,有困难,怕了?”

孟路军说:“我看大家还是怕杨书记你抓壮丁,搞摊派,所以一脸苦相。”

杨志远说:“这种方法有用吗,如果有用,还用得着把你们叫到这,一个全县干部大会,分摊到人就行了。事实证明这种办法是行不通的,职能部门的任务是什么,那就是各司其职,各理其政,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好务,招商引资是招商局的事情,与其他部门何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是大家都去招商,那政府还要不要办公了,因小失大的事情,我杨志远肯定不会去干。”

大家一听都嘘了口气,轻松过后,就是疑惑,就更不懂杨志远的意思了。

杨志远一指招商局局长戴明驰,说:“戴局长,你负责招商,说说,我们社港与古城一山之隔,为什么人家的招商引资工作热火朝天,我们社港的工作却是一事无成,毫无进展,连漏网之鱼都捞不到一条,你是当事人,肯定深有感触,我看就由你来说说。”

戴明驰对此感触颇多,说:“千难万难,其实主要还是张溪岭在作祟,一道张溪岭,就像一道天然屏障,把我们和普天市和古城县分隔开来。不是没有客商到社港工业园来看过,可看过之后都是杳无音信,为什么?就因为张溪岭,人家客商到社港,一来就得先在山中兜上三个半小时的圈,张溪岭山高路险,小车在山里兜兜转转,上上下下,客商一到社港自是头昏脑晕,心有余悸。小车爬张溪岭尚且吃力,更不用说是载重大货车了,客商的工厂一旦建在社港工业园,人家的大货车一年到头在山里爬上爬下,客商能不担心吗。客人们谁不是一下车就操着带有沿海口音的普通话‘戴局长啦,你们这山也太险了,你们社港的土地、人工是便宜啦,但我们要是把工厂建在这里,大货车整天在山里跑,难免不出事,这一出事,搞不好就是车毁人亡,不合算啦。’。”

杨志远一点头,说:“看来戴局长还是做了些工作的,戴局长看到了问题的实质。社港招商引资一无所获的根本原因在哪,就在眼前的张溪岭。交通制约了社港的发展。”

杨志远对孟路军说:“孟县,既然如此,我看我们就上张溪岭主峰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