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到老张餐馆聚会的,不到四十人,杨志远几乎都不认识,但许多人的名字杨志远是知道的,李泽成一一引见,杨志远只需把眼前的人和记忆中的名字对上号,倒也记住的十之八九。
老张的餐馆不大,满满二大圆桌的人,没有这么大的包间,怎么办?大家动手,把两个小包厢的隔板卸了,两间并一间,挤是挤了点,但是乐呵,倒也很像那么一回事。余小娴和安茗没来,余小娴说你们同学聚会,那么多人,我们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再说了,院长那么大个领导要来,我们去了不合适,你们忙你们的,等下记得把我们接回家去就行了。李泽成一想,也对,就由了她俩。杨志远也觉得李泽成他们这首届同学聚会,自己去不合适。李泽成说志远你得去,这对你都有好处。杨志远自然明白李泽成的意思,同学就是资源,他们这首届的同学每年至少都举行一次聚会,其实就是在增强彼此的私谊,相互提携,才会走得更远。何况这次还能见到院长,杨志远也就跟着来了。
院长六点准时到达,李泽成对院长的习性清清楚楚,他没让同学们迎出去,就让大家候在四合院的前庭欢迎。一会,院长就带着于庆喜走了进来。大家鼓掌,今天的场合不同平日,院长一改平日的严肃,表情自然地笑着和大家点头。看到杨志远,他笑了笑,说:“这不是小杨同学吗?怎么升级了?成他们首届毕业班的学生了?”
杨志远说:“今天和泽成师兄在一起,听说院长要来,于是跟着泽成师兄就来了。”
院长笑呵呵,说:“这么说来,你小杨同学就不怕我咯。”
杨志远看院长心情不错,就笑,说:“院长一直对人对己都要求严格,不怕是假的,但是心里想见院长的心情比怕院长的心情要急切,也就不怕了。”
院长笑,点了点宋山:“就这一点,小杨同学比宋山同学好多了。”
大家笑了起来,拥着院长进了屋。
院长坐下来,扫视了大家一眼,说:“其实你们这些师兄师姐许多地方还真的需要向小杨同学学学,就凭他当年甘愿放弃优越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穷山村创业,就这份胆识,在座的许多人只怕都不及他。”
院长顿了顿,说:“其实我这个院长,真正带过的学生也就泽成他们几个,许多人我并没有给大家传道授业过,你们称呼我老师、院长,说心里话,我是很高兴的,这比首长这称呼不知道要高尚多少。现在看到你们一个个学有所成,成为各行各业的翘首,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才智,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我备感欣慰,作为老师,最大的成就是什么,那就是桃李满天下,现在看来我这个院长做的比首长好,至少你们中的许多人没有让我失望。”
一直以来院长给杨志远的印象就是表情严肃、态度严厉、语言犀利,目光敏锐,但今天的院长尽管语言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但杨志远明显地感觉院长的表情亲和了许多,就像一个长者在对后辈谆谆教诲,字字良言,充满警示。
这天院长和李泽成坐在了首桌,杨志远和于庆喜坐在了另一张桌子上。于庆喜笑,说志远,好久没见了,怎么样,干一个。两人碰了一下,说是干,也就是抿了一口,意思意思,毕竟有院长在。李泽成下放后,杨志远跟着周至诚,和于庆喜有过联系,因了李泽成的缘故,大家关系一直不错。只是这一年多来,杨志远去了社港,还真的没有和于庆喜见过面。杨志远笑,说我现在到了下面的县里,到北京的机会少之又少,偶然那么一二次,知道领导事务繁忙,哪里敢惊扰。于庆喜笑,说怎么样,县里的工作?杨志远点头,说还不错,尽管有些难,但经过这一年多的努力,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形势在一天天地好转。于庆喜点头,说从泽成介绍我们认识起,我就见识了你的能力。院长可没少夸你。杨志远笑,说我有什么好夸的,不过是做好自己本质的工作罢了。于庆喜笑了笑,说谦虚了不是,刚才院长不就夸你了。
席间众学生一一去给院长敬酒,院长抿一口,大家一饮而尽。轮到杨志远,院长笑,说:“听说你小杨同学现在到县里当书记啦?”
杨志远点头说:“是。”
院长说:“好好干,农村问题是国家最大的问题,农民富则国家真正的富,农村强则国家强。我记得上次到杨家坳,你提的最多的就是公平和公正,也很有感触,但一个泱泱大国,要做到这点是何其艰难,唯有靠大家一同努力。”
院长看了大家一眼:“今天之所以抽时间来和同学们见一面,其实就是有一句想送给同学们,你们从商,得讲商道,不要巧取豪夺,要时时刻刻记得回馈社会,从政,则要讲政德,要一心为公,要时时刻刻心系百姓,如果你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会因你们视我为师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