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经此变故,方炜珉应该对杨市长心存怨恨,与邱海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才是,过年给杨市长发个短信,意思意思也就是了,怎么可能年初二岳父家都不去了,就跑到杨市长家来拜年。
不记前仇?还是想找不自在?
对于刻意巴结领导的下级官员,杨志远从来就不会让他们自在,在社港如此,到了会通还是如此。
杨志远刚到社港县任书记的那个春节,下面一个乡镇的书记不畏严寒,从社港赶到杨家坳给他拜年,拜年就拜年,大过年的,杨志远自然不好说什么,乡书记远道而来,饭还是要吃的,他杨志远尽管不喜,但也不至于如此不近人情。拜年也就罢了,但其竟然走时偷偷地留下了一个红包,多少,两千元,这就过了,乡书记当然是好意,给领导拜年,领导好吃好喝地招待,包个小红包,小意思,根本就不值一提,以前都是这么干的,习以为常,都没什么大事。但这一次有事了,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杨志远的底线,人在社会,都不能免俗,真要塞个一二百元给杨舒凡,意思意思,杨志远还真不知道怎么办,他杨志远还能怒发冲冠,显然不能,刚到县里,许多的工作需要下面的干部去干,得团结同志,得让同志们齐心协力,如此,他杨志远只能苦笑,以后找机会再礼尚往来。两千元就不行了,也许乡书记还觉得自己拿不出手,但却是杨志远不能容忍的。不管是乡书记到杨家坳出于何目的,他杨志远都得严肃对待,要不然,下面的官员都这么干,他这个县委书记再提什么为人民服务,那就会遭到全县人民的耻笑,为人民币服务还差不多。何谈发展,何来齐心协力,又怎能脱贫。
那个年后的第一天,全县干部开会,杨志远不点名地对该书记予以批评:给杨书记拜年,钱不重要,成绩最重要,乡亲们富裕了,你不用给杨书记拜年,该你的就是你的。乡亲们的日子不好过,你这么干,就是存心给杨书记添堵。有这份溜须拍马的心思,还不如好好工作。
杨志远在那次大会上宣布:找杨书记要官要权,杨书记欢迎之至,但不能上杨家坳,也不能带人民币。那上哪?上杨书记的办公室!带什么?带施政报告,设想,计划。咱们竞聘,用能力说话。‘杨书记,那个位子我看上了’,这才是牛气大气,这才是我喜欢的。
杨志远给乡书记留了点面子,两千元没有现场退还,也没有交给纪委备案,以无名氏的名义现场捐给了本县的希望工程。经此一回,这几年杨家坳一直安安静静,再没有社港官员上门给杨志远拜年。
现在换了一个地方,又有人提着礼物上门了,现在杨志远是市长了,上门的官员级别也就高了一个档次,乡书记有自知之明,自己分量不够,杨市长连县委书记都知之不多,会知道你是哪个,自然不会到杨家坳来自找没趣,现在轮到县委书记这一级别的干部。杨志远之所以准备初三就去沿海走动,也就是基于此,眼不见为净,不想与下级官员面对面,自我添堵。因为县委书记这类官员,虽然是自己的下级,但属一方要员,会通市的工作要开展,县委书记很重要,要倚重,即便是他自找不自在,也不能没轻没重,除非迫不得已,不能让他太难堪,于工作大局不利。
但没想到方炜珉第一个来了,杨志远觉得谁都有可能,但是江中的方炜珉和会通县的董文涛可能性为零,偏偏就是这个不可能的方炜珉,年初二就来了,杨市长想躲到沿海,晚了。
方炜珉这次前来给杨志远拜年,自然不会空手。方炜珉同样提了礼物,看来方炜珉在礼物的选择上动了一番心思,杨志远这回没有不能拒绝,笑着收了。
礼物为滋补品,杨志远不仅收了方炜珉礼物,还当场打开礼品盒,抽出一支,竟然现场检验真伪,津津有味地喝了一支,也就是说杨志远从一开始,根本就没打算将此礼物退还给方炜珉,这种情况于杨志远并不多见。
此滋补品色黑,微甜,杨志远不但自己品尝了一支,还给安茗、杨舒凡以及方炜珉一人一支:“大家都尝尝。”
杨舒凡说:“好喝!”
“你说好就是好,你最有发言权。”杨志远笑呵呵,“我们说了都不算。”
杨志远还关注其价格,问方炜珉:此种包装市场价168元一盒。
方炜珉点头,说:“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