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市长,徐海明不是没有想过,但他同样知道自己的短缺,如果是书记一职,自己倒是可以争取争取,但自从杨志远上任以后,随着对杨志远越来越深的了解,他对市委书记一职,也就再也不抱任何幻想,他看得清形势,戴逸飞一走,市委书记一职肯定是杨志远的,谁都无法与其争锋,徐海明早就放下心态,心平气和地与杨志远共事。
徐海明根本就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会通的代市长。那天,省委组织部长代表省委找他谈话,徐海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会通市代市长?我?省委找他谈话的目的,还是担心他经济工作的经验不丰富,有必要加强学习。部长虽然没有明言,但他还是听出来了,省委希望自己有什么事情多与杨志远沟通,多听听杨志远的意见,省委对会通寄予重望,省委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一个充满朝气,生机勃勃的,经济蒸蒸日上的新会通。这个新会通怎么崛起,得市委市政府通力协作,众志成城才行。
徐海明从省委一出来,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给杨志远打电话:“谢谢杨书记!”
杨志远问:“谈过话了?”
徐海明说:“刚刚谈完。”
杨志远笑,说:“那就恭喜。我想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们肯定可以带领会通人民开创一个新的未来。”
徐海明笑,说:“这是肯定的。”
杨志远笑,说:“市长有信心就好,怎么样?回来咱们小喝一杯,交交心。”
同样有些出乎大家的所料是,都以为方炜珉、邬启亮最终能不能成为副市长,需要等到市人大会召开后才见分晓,没想到,这一次竟然由市人大常委会先行直接任命。也是,会通现在开足马力,与时间赛跑,哪能老是让三名副市长空缺,以前杨志远是市长倒也没什么,现在徐海明当市长,那就必须把班子配齐了。
方炜珉、邬启亮会通的干部都知道,余就是谁?会通的干部还真有些不太清楚,因为其是外地空降过来的。会通市的干部研读余就的简历,慢慢地就读出了一些内容:新营生资公司经理(正科级);副县长;县长;新营县委书记。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杨志远书记的籍贯在哪?林原市新营县,新营县有什么,有杨家坳,本省首富村,还有一大批新型的农业集团公司,现在新营的农业经济与社港县,一北一南,互成犄角,各有特色,成为了本省农业兴县的二面旗帜。新营县现在出干部,原县委书记向晚成现在都已经是合海的市委书记了,其后的县委书记张开明现在是林原的常务副市长,现在余就又晋升副市长了,按部就班,依次上升,了不得。
看来杨志远书记将余就要到会通来,是主抓会通的农业的,而工业园和孵化园股份有寻开平在挂帅冲锋,农业和工业都有得力干将可以倚重,徐海明当市长,也就压力顿消。看来杨志远书记真是用心良苦。同时,会通的干部都看出来了,杨志远书记在省委说得上话,省委对杨志远书记充分相信,会通的事情,省委都会予以支持,这从干部配备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
“跟着杨志远,不能贪来不能占;多学本领埋头干,肯定比又跑又送上得快”。这是后来会通官场中人总结出来的一句顺口溜,在杨志远执政的那些年来,会通市大兴勤学实干之风,大家都是憋足了劲地勤学苦干,有如春风拂面,干部都是心清气爽。此为后话。
在那天的欢迎会后,杨志远和余就到西临江边走了走。
杨志远笑,说:“余就,听说在我向赵书记点将时,省委组织部干部考察组已经考察过你了,有意在年底林原市的人代会上,提名你当副市长。”
余就笑,说:“是有这么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