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远说:“实不相瞒,在杨家坳,我们家应该归于贫困户之列。”
赵洪福说不会吧,都百万存款,还是贫困户?据我所知,在杨家坳,你母亲持有1的股权,在公司中属持股最多的人之一,怎么会反而垫底。杨志远笑,说赵书记有所不知,在杨家坳,持股最大的,其实是现在的董事长林觉,当年他们零点广告折股并入杨家坳,林觉与我持股不相上下,但根据当初制定的股权激励机制,经过这么多年,林觉在公司持股比例已经达到个人持股的最高极限5,其他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也都在2,所以1的股份不算多,而且按杨家坳公司当初制定的薪酬制度和分红制度,在杨家坳工作的人享有薪金,还有奖励;而分红,除了一部分是按股份分红,还有按人头分红一项,我家就我母亲一人在杨家坳,自然收入就不及其他乡亲。赵洪福说你当初怎么把薪酬制度和分红制度弄得这么复杂?杨志远笑,说复是复杂了些,但是彰显公平。要是按股份分红,十多年了,那我母亲在杨家坳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分红不得好几百万?杨家坳的乡亲们还会有这么大的积极性?
“原来如此,杨志远同志那时多大,刚才学校毕业,不会超过22岁吧,真有些未雨绸缪,事前诸葛亮了。”赵洪福说,“这么看来,杨家坳能这般红红火火,长盛不衰,是你杨志远早有把一切看得通通透透,看问题长远,未雨绸缪所致。”
杨志远说:“所谓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彰显公平的制度最重要。”
“所以杨志远同志接任市委书记以后,就定规矩,发文件,定制度,成方圆,晒太阳,彰显公平。”赵洪福问。
杨志远说:“因为这个社会需要阳光,晒一晒,晒出的是决心、信心和勇气。”
赵书记问:“现在杨家坳人人都比你有钱,后悔了?”
杨志远笑,说:“怎么会呢?您知道的,我看重的不是钱。”
赵洪福说:“看重什么?公平公正,正义正气。”
“还是赵书记懂我。”杨志远笑,说,“赵书记您别老是语气严肃地问我啊,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赵洪福说:“我语气严肃了?想问什么?你问。”
杨志远笑,说:“赵书记刚才说我大手大脚,那我很想知道赵书记您有多少存款?要不也透个底。”
“这也是问题。”赵洪福说,“想知道啊?不告诉你。”
杨志远笑,说:“我算算,赵书记的年薪12万左右,扣除部分开销,一年能有6万,这么些年,应该有百来万。”
赵洪福终于一笑,说:“鬼扯,赵书记年薪12万,一开始就有?以前不是省部级也有这么多?以前物价不高,工资没有上涨,也有这么多?”
杨志远笑,说:“那好,剔除上述因素,赵书记怎么着也该有个四五十万,肯定比杨志远同志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