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页

好冷!好痛!我要死了吗?姐姐,连长,我来和你们见面了,我想我应该不会孤单。

整个日记有近百篇,有的长有的短,最后几天的日记,歪歪斜斜,无力。有些字被拉得很长,连1938年都省略了,看来先烈是强忍着痛和寂寞在写,部队撤离了,战友们都离开了,一个人留在了乡野的房东家里,没有亲人,也没有战友,那种无奈和苍白,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女孩都说,是多么地痛苦,心灵的寂寞只怕比身上的伤更痛。

这一夜,杨志远坐在合泰宾馆房间的办公桌上,读着先烈的日记,忍不住热泪盈眶,泪流满面。

那一夜的杨志远,就那么静静地坐着,彻夜未眠,一脸是泪。

在此之前,杨志远已经电话通知了《会通日报》的主编,明天的头版,与迎接先烈回家无关的新闻都撤下。主编一听,就知道杨志远这是有更重要的稿件需要安排。

杨志远含着热泪,将刘梅梅先烈1月12日;3月13日、20日、27日;4月2日、3日、18日、20日的日记工工整整地抄写了一遍,然后交给赶来的常乐,马上排版,明早见报。

这几篇日记的感染力同样惊人。读者反映强烈,纷纷打电话到报社,希望《会通日报》将日记全文连载。

部长向杨志远请示,杨志远予以同意。同时指示部长,尽快将刘梅梅先烈的日记发行单行本,免费发放。

刘梅梅姐姐的名字也被查实,刘梅梅的姐姐叫刘晓晓。

会通烈士陵园的英烈榜上,刘晓晓的名字与刘梅梅的名字并排而列。六十多年后,两姐们的英魂终于得以在家乡相聚。

就在这天夜里,杨志远做了一个梦,春天的田野里,刘梅梅和姐姐刘晓晓手牵着手,跑过开满鲜花的田坎,有一首轻快的旋律在杨志远的梦里响起,是刘梅梅在歌唱,旋律优美,还有着一丝调皮。

是什么歌?《妹妹思哥把家还》吗?

第33章 初具雏形(1)

台商的微积电会通公司经过一年的建设,正式于孵化园高新产业实体经济区建成投产,几十栋天蓝色的厂房,整齐划一地排列在西临江边,厂区里绿树成荫,正是香樟和玉兰花开放的季节,客气中飘着一种淡淡的清香。

由于微积电的入驻,与其有着合作的配套企业接踵而至,纷纷入驻实体经济区,随着微积电会通股份有限公司的建成投产,其他十余家大小微电子企业也陆续建成。根据统计资料,由微积电带动的投资,至少两个亿。这一片原本荒芜之地,时隔一年,已是工厂林立,哪里还找得到一丝荒芜的痕迹。

杨志远、徐海明这天一同出席了公司开业仪式暨手机触摸屏生产线的启动仪式。其实经过试生产,会通公司的产品已经通过验收,开始出货,微积电目前已有员工多少?五千人。今天这个启动仪式,也就是个形式,董事长请人掐指一算,今天是个黄道吉日,于是从台湾飞了过来,邀请书记市长出席,图个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