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坐在杨志远不远处,听到杨志远提到自己的种种担忧,态度诚恳,但同时不乏尖锐,心想这个杨志远,他难道就不知道,任何一项经济策略的背后,都是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面对这个即将出台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多方都在博弈,铁道部说高速铁路势在必行,交通部说高速公路至关重要,而财政部说自己兜里没钱,囊中羞涩。而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同样也存在利益博弈,中央需要统筹安排,地方政府则希望藉此加大本地区的基础工程建设,这么多的问题摆在这,怎么办?站在中央的角度,有些时候也需要平衡,适当妥协。杨志远这小子还真是敢于直陈,无私无畏,看问题从来都是以大局为重,有大局观。
此时,组长笑了笑,说:“杨学员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很好,很有见地。刚才小组成员中相关部委的领导也对杨学员的问题做了回答,但是给的感觉还是比较笼统,有必要细化,我们回去以后,有必要认真思考,拿出详尽的应对措施出来,这些我们暂且放到一边,我现在迫切想知道的是:如果让杨学员换位思考,假设杨学员是我,你会怎么去解决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
杨志远笑,说:“组长是组长,杨学员是杨学员,这么换位,我可不敢。”
大家都笑。组长笑,说:“这无非就是一个假设。”
杨志远笑道:“可是即便是假设,这个假设也不成立,只能是杨学员怎么看。”
组长笑,说:“行,那杨学员你就说说你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
杨志远说要我看,政府减税,关注民生,扶植企业,都是正常之举,但是不到万不得已,政府还是不能为了拉动经济,而实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这样一来势必引起连锁反应,货币超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都有可能。即便是真要实行政府投资拉动,中央也必须严控总量,防止地方政府和部门为了各自利益,而产生投资冲动。杨志远认为政府要做的还是引导,藉此次危机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提升产品的品种、质量,让人民放心,提升和改革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人民的后顾之忧,毕竟经济增长不是唯一目标,政府与人民共同富裕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政府可以依靠内涵式发展,依靠技术改造拉动,创新驱动企业主体,藉此调整投资结构,并且下定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杜绝环境污染,通过这一路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而且应对危机在改革上要有总体设计,顶层设计,要有路径图,要有时间表,得循序渐进,得同舟共济,用全民勇气和智慧推动经济改革的纵深发展。此为上策。
杨志远还对淘汰落后,杜绝污染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杨志远说淘汰产能落后并且对环境有一定伤害的企业,不管是在经济繁荣期还是经济滞长期,都得一日既往,不瞻前顾后,不心慈手软。杨志远还谈到小微企业的问题,杨志远认为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在扶植国有大型企业的同时,有必要兼顾小微企业,从沿海的调研来看,小微企业才是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经济细胞,它提供了85的城乡就业岗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业自身的“逐利”冲动等原因,融资难题一直掣肘着小微企业发展。在此次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应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倾斜,为这个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经济细胞输血,为中国经济的未来注入新的活力。
至此,杨志远发言结束。
杨志远说组长,各位领导,我已经知无不言了。
组长笑呵呵,说:“这就完了?”
杨志远说:“说完了,再说就得搜肠刮肚了。”
组长说:“听起来,有些意犹未尽。真没有保留?”
杨志远说:“毫无保留。”
组长笑,说杨学员这是站在杨学员的角度看问题?我看不是,我看就是站在中央的角度考虑问题。
组长笑,总结,说:“我是听出来了,刚才杨学员说了那么多,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一个中心思想,大家都说说,这个中心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