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两百万美元看起来好像不多,很少的样子,但是要知道,这玩意兑换成港币,以现在的外汇牌价来计算,那就是一千六百万港币。这么多的钱,他们现在在香港票房最大票房数的《师弟出马》,在香港的总票房也不过才一千一百万。这还是没有除去成本的情况下,除去成本,真正能够到邹大亨手里面的钱,撑死了不过是六七百万港币的样子。

比起二十分成赚的钱,要少上一倍多。这样的情况下,邹大亨自然是乐意来好莱坞赚美元,即便不太热卖的电影,分成又少之又少,到手的钱都还要比香港本土电影票房赚的还要多。

要是舍不得钱,江之强倒是可以和美国这边的院线谈谈生意,毕竟少了一个发行公司分钱,看起来是很划算。但实际上的情况,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美好。

因为和院线那边直接谈上映的问题,绝对不是什么好做的生意。要知道,好莱坞的电影事业很发达,发达到全世界各地都对这个地方羡慕,更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员。

在这样空前发达的情况下,院线的地位,自然就很重要。当然,这一点在全世界各地都是通用的,在香港也一样,邵大亨为什么那么牛气,不就是因为他掌握院线么?而美国这边的情况,更加的残酷。

香港虽然有几大院线,看起来争斗得厉害,但是要和好莱坞这边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别看好莱坞这个地方,院线多,实力强,电影院大,就以为这边比起香港更容易出头。

要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基本上就相当于在好莱坞彻底的没有了出路。前文就说过,好莱坞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电影人的目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全世界各地方的人,都想要在这边捞一票。

在这样的情况下,好莱坞的院线多,但需要院线的人更多。这不是单单和好莱坞本地人抢院线,还需要和全世界各地的人都交手。在这样的情况下,香港院线的争夺要放到好莱坞,那基本上就是幼儿园的水平。

有那么多的人抢院线,这样作为老大的院线,自然架子就更大了。李明豹这样的公司想要直接和院线谈生意,那简直就相当于是找虐。

你这个公司,要背景没有背景,要人脉没有人脉,要成就没有成就,这样的三无公司,那些院线大佬每天都接待无数。想要让那些大佬在茫茫人海当中注意到你,即便是你的电影质量的确很好,能够大火,那基本上也等于海底捞针一样不靠谱。

第74章 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们(上)

对于那些院线大佬来说,电影火爆不火爆的问题,的确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这倒不是说他们不在意赚钱,觉得这样的钱拿到手里面烫手。

而是在这些大佬眼中,好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每年好莱坞出产的好电影,那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不是这个院线赚钱,就是那个院线赚钱。在有全世界大部分电影人和市场的支撑下面,一两部的好电影,实在不值得他们兴奋,做出一些规则上面的改变。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江之强即便是和院线谈判,也不会谈出一个好的结果,要么就是分成上面被院线直接压死,给十个点或者十多个点的分成就给打发了,要么就是那些院线的大佬也的确很看好电影,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买断的要求。

所谓买断,就是李明豹把电影给院线以后,分一点点钱,之后电影赚钱不赚钱的事情,就和李明豹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电影亏本了,还是赚钱了,和李明豹都没有直接联系。

看起来是个旱涝保收的做法,但实际上院线给的买断价格,那都不会太高,撑死了不过是两三百万美元的事情。再多,那些院线也就不肯了。毕竟风险都让院线给承担了,能够给你这个价码,都是院线良心发现。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