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他拍电影,都只需要弄个剧本出来,然后就有专业的统筹把一切问题都解决好,李明豹只要把他需要的电影效果说一遍,他片场都可以不用去,就能够让电影拍摄出来。
总之一句话,李明豹这次欠约翰的人情,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没有约翰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大佬帮李明豹的忙,李明豹那复杂的要求,即便是交给猎头公司,也未必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把那么多的人员都给他筹集到一起。从这点上来看,就能明白约翰在美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这样的影响力,绝对不是有钱就能够办到的,这点李明豹相当的清楚,因为他就算是给再多的钱给猎头公司,他们也办不到这样的事情,也就只有约翰才能那么风淡云清的把事情给处理得妥妥当当的。
所以,在忙完了公司人员招聘以后,李明豹专程的请约翰出来玩了一次,然后又给约翰开了一张一百万美元的支票,以表谢意。虽然一百万美元看起来给得有些多,在美国要买跑车都能买一打。
但无论是李明豹还是约翰,都知道这样的数目对于李明豹之前的条件来说,完全是约翰应得的利益。甚至于换了别人,不是李明豹开口,约翰还未必会那么费心的帮他这个忙。
对于约翰来说,一百万美元,也不算是什么多大的数字,要不是心情好,别说一百万,两百万美元他都未必会帮别人这个忙。也就是李明豹和他有着很大的共同利益,未来或许还有更加深入的合作,再加上梦工厂这块肥肉,所以约翰才会出那么大力气。
第302章 卡梅隆
有了新人的加盟,李明豹和江之强都变得轻松了很多,玛丽不是一个废材,相反,她的能力就算是约翰也会赞赏,要不是玛丽的发展天赋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不太相符,李明豹想要得到玛丽,压根就不可能。
短短的一个星期之内,玛丽就把梦工厂的行政构架给弄出来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并且放到了李明豹的面前。而对于玛丽这份充满了攻击性的计划,李明豹也点头表示同意。
玛丽这份计划当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如何扩大梦工厂的影响力,而是用有限的资金,尽量的扩大梦工厂的相关产业。在玛丽的计划书当中,梦工厂在欧洲那边的发行可以交给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来做,但是在北美这边的任何相关发行,都最好是要自己来做,除了周边产业之外,包括电影上映还有录像带发行这些事情,不能再像现在这样委托给别人来做。
虽然这样做可以集中精力,但那是因为之前梦工厂的定位有问题,按照玛丽的意思,梦工厂的主要赢利点就在录像带发行上面,把这些工作交给外人来做,很容易就会出现问题,而出了问题,对于梦工厂来说就是灾难,所以无论是录像带的发行渠道,还是录像带的制作公司,都必须要满足梦工厂的发展需求,不能在这个上面省钱。
进入到工作状态的玛丽,是相当有自主意识的。虽然她明知道之前梦工厂的规划,是李明豹这个老板确定下来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她却毫不犹豫的提出了批评,说李明豹面对梦工厂这么大好的形势,却弄出了这样的事情,简直就是在浪费梦工厂的发展潜力,现在就到了弥补的时候,必须在八三年的上半年,把梦工厂的录像带事业,扩展到全北美,不管事发行渠道,还是录像带生产,都必须跟上公司发展的脚步,要不然等到别人眼红下手了,梦工厂就会遭遇困境。
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面,还得把梦工厂现有的导演幕后一类的人给完全确定下来,该签约的人就签约,甚至为了留住这些人,李明豹这个老板应该在好莱坞成立起一家经纪人公司,用来做单一片型的捆绑销售,效仿caa都没有问题。
玛丽的意见,和李明豹算是不谋而合,小成本电影的收入,现在是梦工厂的主流,大片的来路,李明豹都还没有理清头绪,在这样的情况下,手下的人就必定不能有太多的变动。所以有些强制性的措施,也在所不惜,再加上成立经纪人公司,本就是李明豹来到好莱坞的一个原因之一,对于这样的事情,李明豹自然不会反对,就是有点纠结。
之前打算成立的经纪人公司,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产业周边上面,但到了好莱坞,仔细了解到实际情况以后,李明豹却觉得这样的做法不切实际。
因为好莱坞不是香港,在这边周边产业链相当的发达,完全不用挂着经纪人公司去挂羊头卖狗肉。要么你就成立纯粹的经纪人公司,要么你就收购一家有着完整渠道的周边产业公司,那样才是真正符合好莱坞发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