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动物便雄赳赳气昂昂地到山上娶竹子了。
叶凉则找来一大张硬纸,裁了个直径100厘米的圆,然后用笔将大圆等分为三十二份,保留圆心,沿着半径切开,切成三十二个扇形。
再将扇形半折叠起来,轮轴顶部也就做好了。
这是热气能推动轮轴转起来的关键。
嘤嘤嘤。
铲屎妈,我们回来啦!
大熊猫拖着一捆竹子老远就冲叶凉招手。
“这么快?”
叶凉笑着迎了上去,接过竹子,取下一根,用卷尺量出尺寸之后,拿砍刀砍下来,劈开,削成圆滚滚的细条。
阿诗见他忙不过来,笑道:“叶哥哥,有我可以做的吗?”
“你帮我剪一下铁丝。”
叶凉笑道。
“绕一圈和那个圆差不多大的铁丝,剪下来,另外剪十六根根一米长的,十六根十厘米的……”
“好。”
阿诗便帮忙剪铁丝去了。
沙滩上的游客看到他们两个在这边忙活,有点好奇这是在干啥,纷纷围了过来,看到大熊猫拿着玩儿的小灯笼,恍然大悟。
“你们在做走马灯!”
“是呀。”阿诗点点头。
“我还从来没听说过走马灯呢,听说古代元宵节、七夕都能在街上看到走马灯,可羡慕古人了。”
一游客感叹道。
“走马灯的工艺已经失传了吧?”有游客问道。
“倒也没有失传,原理还是很简单的,只是走马灯要点蜡烛,容易引发火灾,现在街上挂的灯笼都是装的灯泡,没有厂家会生产走马灯。也就一些手工爱好者在玩。”
“难不难做呀?”
“框架倒是不难,剪纸不太容易,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不然转起来就不像了。”
游客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叶凉这边已经把搭框架用到的竹子都削了出来,又用钻孔器在竹条上打好洞,接过阿诗剪好的铁丝,搭起框架来。
不一会,就搭出了一个八角灯笼雏形。
灯屏是用透明纸粘的,上面被叶凉随手花了一些花草树木,寥寥几笔,却栩栩如生。
有游客赞道:“写意大师才画得了这么生动。”
接下来就是剪纸了。
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往叶凉身前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