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2页

官道无疆[校对版] 瑞根 2572 字 2022-10-27

“不说这些了,这一周刘斌请我们几个搓一顿,除了你我,还有班里其他几个人,你可能不是很熟,但也认识,到时候就知道了。”张坚也不多废话,“这六月份一晃就要结束了,七月份有半个月的调研时间,要分成多个小组出去到全国各地,你有啥打算?”

“我能有啥打算?”陆为民笑了笑,“当然是服从组织安排了。”

“也不一定,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一些要求,比如国企干部可以要求多到地方上和或者国家机关部委去调研,国家机关部委的也可以要求到国企和地方上调研,同样你是地方干部,也可以提出到其他发达地区地方上调研,也可以要求到国企和部委里边看一看。”张坚摇头,“这本来就是一个增长大家见识,丰富大家学识的另一种学习方式,当然应该结合各自的实际,估计每个调研小组的调研对象应该是要涉及到各方面,但是也会各有侧重,有的侧重地方,有的侧重企业,有的则侧重机关部委。”

陆为民这才明白,毕竟是第一次来中央党校学习,对里边很多环节也还不明白,“坚哥,你怎么选?”

“我肯定和你不一样,我要选侧重地方的,尤其是一些产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我要去看看,了解一下当前各地产业发展上的新动向新举措。”张坚笑了起来,“当然,宋州现在发展势头这么猛,而且几大产业都有看头,如果培训部里边有安排去昌江,我会建议去看看宋州,我也会选择这个方向。”

“我会选侧重看看一些高新企业和高新产业园区的。”陆为民笑了笑,“对于宋州来说,现在的第一要务仍然是发展经济,看起来我们发展很快,但是坚哥你仔细和苏杭甬以及蓝岛、大连这些城市比一比,就知道我们宋州和他们的差距依然很大,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城市化进程,抑或是人均收入,我们都还望尘莫及,这就要求我们还得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埋头谋发展。宋州现在有一定产业基础,但是主要还是像钢铁、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上我们还比较薄弱,尤其是能够在我们现有产业基础之上实施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和我们现有产业相契合的高新技术产业,所以我想要看看别的地方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是如何做的,比如产学研的结合这些方面。”

“为民,你这是走一步看三步啊,人家都在羡慕你们宋州产业培育做得好,你现在却已经在考虑如何发展高新产业了,怎么,1觉得传统产业已经走入夕阳阶段了?”张坚若有深意地问道。

“我认为不存在什么夕阳产业,只有有没有市场的产业,适合不适合自身的产业。”陆为民摇头,“所谓夕阳产业只要有市场,一样可以焕发青春,符合包括环保在内的各类法规,有市场,能带来税收和就业,那就是好产业,我是这样理解的。当然,在产业的前景上可能在某阶段有所区别,但这不是夕阳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鸿沟。”

对于陆为民的这番分析,张坚极为赞许,他很不认同某些城市一味去追逐所谓的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而忽略甚至是放弃所谓的传统产业、夕阳产业、劳动力密集产业,你去追逐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没错,问题是符合你城市定位么?你的要素竞争力和别的城市比有优势么?一味所谓的腾笼换鸟,笼子倒是腾出来了,但是却没有鸟肯来,而原来的鸟却已经灰溜溜的被撵走了,不是通过市场自然竞争形成的产业转移,都是荒诞,尤其是政府主导的,更是荒谬,只能削弱自身的发展潜力。

而陆为民在这一点上就十分明智,专门谈到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和培育,要优先考虑和自身既有产业升级相结合,要优先考虑和自身产业相契合的产业,这样的构想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也不是无本之木,生来就有的,很多还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发展和衍生出来的,通过这种升级和契合,会使传统产业发挥出更强的生命力。

……

进入七月就显得时间的紧迫,几堂课下来,就是调研的动员会了。

半个月调研,分成多个小组,涉及到十多个省,陆为民也按照张坚所说,和培训部方面提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过培训部安排的调研规矩是基本上早就确定了的,只是可以根据各自侧重进行选择。

陆为民选了调研苏浙两省,这两省的调研主要集中在苏杭的高新经济产业和创意产业园区,颇为适合自己胃口,而且这两省在打造园区经济上也经验丰富,成果显著,倒是值得宋州方面借鉴。

“东西收拾好了?”苏燕青把包搁在一旁,“还有没有什么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