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通过这个名声,传出去之后,他在古玩界可以立足,那么可以把玩、鉴赏到的古玩,就会多很多了!
正是有这种想法,李玄也没有任何低调之心,只不过,在容貌上,他每隔一段时间,都稍微的自动调整一下容貌,这样短时间,身边的人也无法发现什么,但是潜移默化之下,一些不认识的人,也就不会再觉得他和‘张无风’相似了。
“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各种雕塑工艺,如牙雕、木雕、石雕、泥雕、面雕、竹刻、骨刻、刻砚等,是中国工艺美术中一项珍贵的艺术遗产。牙雕、玉雕等工艺由于材料昂贵,做工又十分的精细,所以逐渐从实用品转变为欣赏品,因此被人们称为‘特种工艺’。这次,我要问的就是‘特种工艺’这方面。”老李沉吟着说了起来。
“李老,您请说。”
“好!你看这个东西,这是‘世泽木雕黄杨木木雕佛像’,你先说木雕的传承艺术,再鉴定其真假,然后说下其真假的原因。”老李看样子是早有准备,这下子随手拿出的木雕,显然不是一般的凡物。
李玄扫了这个木雕佛像一眼,微微沉吟,随即脸上露出一番自信的微笑。
而见到这个微笑,老李的脸色微微抽搐了一下,他自认为,这个木雕,比较冷僻,这个对方不可能知道的吧,但是此刻,他也不由忐忑了起来。
而冷邵华,则是和李莹莹一样,只是面带微笑的观看着,显然没有担心什么,无论输赢,似乎李玄已经不会丢人了。
“常的说法是: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但实际上,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生;只是一开始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直到人们有了审美,木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至于说黄杨木雕,这个还有一个故事。相传黄杨木雕是清末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叶承荣是浙江乐清县人。一天,他在村头的一座庙里玩耍,看到庙内有一个老人正在塑佛像,他一下子被老人的技艺所吸引。他索性跑出庙外,将牛拴在树上,挖来了一块很有粘性的泥巴,坐在庙口,偷偷地学着堆塑。老人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民间艺人,看到叶承荣聪明好学,就将他收为徒弟,教他圆塑、泥塑、上彩、贴金及浮雕等五种技艺。他进步很快,一年后,就掌握了这一种技艺。一天,叶承荣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观中道人折来一根黄杨木,请他用黄杨木雕一支如意发簪。在雕刻的过程中,叶承荣发现黄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均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材料。从此,他开始用黄杨木雕刻作品。就这样,我国民间艺术园地中的黄杨木雕诞生了。叶承荣的黄杨木雕使用的是尖角雕刀,所刻的人物衣饰褶纺似钉头鼠尾,看上去带有几分生硬。到了清朝末年,温州有一位名叫朱子奇的民间艺人改用一种名叫‘反口’的开似半圆的刀凿雕刻衣褶,看上去流畅、优美。1972年,周恩来总理把温州黄杨木雕艺人叶润周创作的《红绸舞》作为礼品,赠送给加拿大访华代表团。而今,黄杨木雕已驰名中外……”
“这个黄杨木木雕佛像,是真的,但是上面有些部位,被修复过,修复之人水平不高,因此看似假货。”
“至于这样判断的原因,很简单,这要从木雕的修复上来说。由于自然的人为的因素影响,很多前人的木雕物件有破损的现象,特别是户外的更为严重。为更好的让更多人见到它们的风彩,修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复修也可以保护更多先人留给我们的东西。同样我们修复的时候,自身也可学到不少的知识和雕刻技巧。作为一个爱好古玩之人,何乐而不为之?
不过,木雕的贵重与否,修复的水平高低,都关系着修复后的价值……”李玄自信的说着。
“哈哈哈哈哈——”
老李听完这话,顿时不由鼓掌着哈哈大笑了起来。
第443章 根雕之中的传国玉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