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效益不好,牛保国自然不能跟其他的部门相比,给予技术科的人相应的好处,再加上机器老旧时常出故障,非常难修理,故而大家对九车间是敬而远之,除了齐开运外,没人愿意与九车间扯上关系。
所以,当齐开运推荐赵东升后,牛保国根本就没有选择,唯有将希望寄托在赵东升的身上。
九车间位于黄州机械厂的西南角,赵东升刚一靠近就听见厂房里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光从这些声音上他就能感觉到那些运行的机器已经很有一些年头了。
车间里的工人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手头的工作,他们正在生产缝纫机上使用的一些配件。
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黄州机械厂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往往安排那些条件好的部门生产所需要的产品。
九车间已经有大半年没有开工了,职工们只能拿着基本工资混日子,眼睁睁地看着别的部门的人又是拿奖金又是分东西。
这些缝纫机的配件是牛保国好不容易才从外面接回来的单子,虽然为了接这批单子他将价格压得很低,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呀,等这批配件交了货后他也可以给职工发上一些鸡蛋和肉等福利了。
否则的话长此以往,九车间的人心都要散了。
出了故障的是九车间一台性能最好的机器,号称九车间的“镇山之宝”,是六十年代中期的产品,构成了九车间生产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它坏了的话,那么牛保国的这批配件就彻底完了。
赵东升翻看了一遍机器的设计图,然后在周围的人怀疑的目光中拿起工具开始拆解机器。
得知赵东升来修机器,九车间的职工们围聚在四周,指着他窃窃私语地议论着。
这台机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毛病众多,除了齐开运这样的经验丰富的老技术人员外,别人根本就对付不了它,即使是齐开运往往也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来找它的毛病,因此大家纷纷认为年轻的赵东升要铩羽而归了。
“好了!”就在人们的议论声中,二十几分钟后,赵东升站起了身子,向一旁的牛保国说道,“里面的一个线路断了,我已经接好了它。”
“这就好了?”牛保国闻言吃了一惊,有些不敢相信地望着赵东升,这也太快了点儿。
赵东升见牛保国不相信,于是伸手按下了控制面板上的启动键,机器随即运行了起来。
见此情形,周围的人不由得一阵骚动,谁也想不到赵东升轻而易举地就将问题给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