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

“谢谢。”赵东升闻言,也笑着夸赞了蓝衣年轻人一句,“能听我这个无名小卒在这里耍嘴皮子,你在将来也必然会是一名优秀的记者。”

蓝衣年轻人冲着赵东升笑了笑,对赵东升的话不以为然,认为赵东升不过是在客套而已,此时此刻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赵东升并不是在客套,而是已经预感到了他在明年会因为这一篇采访而大出风头。

因为在巴黎明年举行的电子产品产销会上,赵东升有信心使得电器厂所生产的录音机一鸣惊人,获得国际大奖,那样的话必然会在处于变革中的国内引起轰动,届时蓝衣年轻人的这篇采访就成为了成为独家新闻,可谓抢尽了先机。

后来也正如赵东升预料的那样,蓝衣年轻人明年正是凭借着这一篇对他的独家专访,成功在竞争激烈的《经济时报》上位,从一个跑腿的三级记者一跃成为了二级记者,并破格拥有了只有一级记者才有的在报纸上开设专栏的权力,逐渐闯出了自己的名头。

《经济时报》里的记者按照权力等级从低到高分为五级:实习记者、三级记者、二级记者、一级记者和主任记者。

实习记者有一年的试用期,合格后转为三级记者。

三级记者也就是助理记者,主要的任务是协助二级以上的记者跑新闻素材,是名副其实的跑腿的,不能在报纸上单独发表文章,只能和二级记者以上的记者署名合发,当然了,他们的名字是排在后面的。

二级记者是中级记者,可以在报纸上单独发表文章。

一级记者就是高级记者了,不仅可以在报纸上单独发表文章,而且还拥有开设专栏的权力。

主任记者属于特级记者,可以在报纸刊发前临时增加或者撤换自己的报道,可以发表评论。

采访结束后不久,那几个出去寻找蓝衣年轻人记者证的小青年回来了,他们在一处草丛里找到了蓝衣年轻人的记者证。

“方大宇记者,希望我们下次见面不会是这种场合。”张东升打开记者证看了看,笑着将它还给了蓝衣年轻人,记者证上的资料显示蓝衣青年名叫方大宇,是《经济时报》的实习记者。

方大宇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接过记者证后离开了电器厂,他此次是跟随报社一名二级记者来黄州市跑机械厂那条流水线的消息的,今天晚上是他主动提出来到电器厂向赵东升打探龚丽是否被人雇佣的事情,可惜却没能如愿。

回去后,方大宇将采访了赵东升的事情告诉了那名二级记者,那名二级记者认为他的这个采访毫无价值,原因很简单,因为赵东升根本就没有采访的价值。

那名二级记者现在将精力集中在机械厂的那条流水线上了,从这两天在黄州市打探到的消息来看,那条流水线十有八九有问题,只不过他们缺少一些证据罢了。

按照惯例,像这种记者们自己跑出来的素材,谁跑出来的归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