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相憨厚的摊主将玉猪递给老大爷,老大爷戴着老花镜拿着玉猪,瞅了半天道:“这玉猪多少钱?”
摊主听到这话,脸色一喜,挑起大拇指道:“老先生好眼力啊!这玉可是上好的羊脂玉,油头自然足着咧!我也不要你多的,你要给个……”摊主比划其一根手指,却并不报价。
摊主的动作是华夏很多古董交易最常使用的方法,这个方法脱胎于袖口捏价,或者说袖口捏价就是脱胎于这一招。
袖口捏价,俗称“捅袖袖”,更高雅的叫法称之为“袖里乾坤”,乃是一种古老的交易手段,或者说博弈手段。
古人为了交易的隐蔽性,或者其他原因,交易双方双手互相插进对方袖子中,依靠袖子遮挡,手指在彼此手臂上比划双方才知道的暗语,完成交易。
这种交易十分考验双方的学识水平,特别是在没有明码标价的古玩这一行,因为无法用语言交流,彼此打得暗号基本上都是数字,所以对于数字后面的单位就极为考验人的学识水平。
此时摊主比划出一根手指,其实就是在考验老者的水平。
如果老者说一百,摊主估计直接就撵人滚蛋;如果说一千,摊主不会撵人,但是却会敷衍套套话。如果说一万,这才有得聊头。
没人注意到摊主微微抿了抿的嘴唇,这是他出现紧张情绪时候才会出现的微弱表情特征。
话说一块被他拿来压摊角的玉猪,他紧张个毛线?
老人看这手势,翻了翻厚重的眼皮瞧着摊主道:“一千也太贵了吧?”
摊主憨笑不变,摆了摆手,将玉猪抢回,放回摊子的一角道:“一千儿您也嫌贵?哎呦,我说老人家您可真会过日子,一千卖不了,还不够我回去路费的呢。”
老人听到这话,微微探身道:“你的意思……是要一万?”
摊主憨厚的笑道:“老先生真会讲笑话,在咱这四九城,一万块够整个啥?连个茅坑儿都买不到,一万太少了不卖不卖!”
老人听到摊主这话,脸色黑了起来:“我说老哥你可真会做生意啊,你这犄角旮旯点地儿连个房租都没有,你整这么贵干啥?”
摊主听到这话,眼皮就是一翻道:“老先生瞅你一身利利索索,说话咋这么损呢?我这是犄角旮旯,没皮没脸,但是这摊位也是真金白银租的,东西是我的,我这玉猪宝贝着呢,就值这价,我可没强买强卖!喏,整条街一百多米长嘞,您可以去其他摊位上逛一逛,锻炼锻炼腿脚。再不成,你可以可以去那啥物价局告我扰乱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