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页

独霸华夏市场已经令卫修感到有些吃不消,这时候再进击国际市场,对于先驱者来说压力不是一般大的。

就像谭筱筱在新闻发布上说的,这个项目回报率确实太低了,形成规模才能赚到钱,现在开拓国际市场等于无限拉大战线。多点多线作战,对于先驱者来说有些超负荷,但是放弃偌大的国际市场又不甘心。

所以这次讨论的最终结果就是合作共赢!先驱者在每个国家寻找合作人,然后共同开发这个项目。

九月初,卫修也回到了德国探索能源公司。

回到德国的卫修几乎陷入彻底忘我的忙碌之中,电池的应用实在是太广了,在t-1全固体电池科技含量太高几乎很难仿制的情况下,探索能源公司几乎都要被来自全球的合作者包围,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合作意向需要卫修这个老板拍板!

相较于汽车制造业之类重型工业,电子工业这类军民结合型工业就让卫修有些头疼了!

民用方面还好说,t-1全固体电池虽然说性能极为优越,但是几乎是锂电池两倍的造价,对于很多低端电子工业冲击并不大,很多低端电子制造业依旧会选择更加廉价的锂电池。

但是电子制造业中也有奢侈品牌,比如美帝的苹果系列通讯设备,t-1全固体电池几乎正好掩盖了其“一天一冲”待机续航薄弱的瑕疵,所以t-1全固体电池那点成本在人家苹果公司看来,完全可以接受。

为了迎合市场,卫修不得不抽出薄弱的科研力量,投入电子工业上的电池配套研发。

令卫修真正的头疼的乃是来自军方的订单!而且不止一家,德国、华夏、美帝、毛子等等这些用于军事设施的订单,麻烦的简直令卫修要疯了!

各种稀奇古怪的型号,折腾着卫修所剩不多的科研力量不说,还要签订绝对的保密合同,更有的国家直接提出合作的要求,说是合作,看那合同,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偷学全固体电池技术。

即便是卫修的全固体电池全球申请知识产权,但是也禁不住国家力量的偷学啊,因为那所谓的知识产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国家的司法力量在保障,你和偷学你技术的人在他家的打官司能赢吗?

偷学那是人之常情,卫修可以理解,大不了他就舍弃这一部分利益,卫修担心的是,某些国家会将偷学到的技术成立国企,到时候就是明目张胆的和你竞争市场!

这件事困扰了卫修很长时间,直到有一天多米尼克过来找他商讨寻找代工厂之事,卫修忽然恍然大悟想通了!

技术被人家学去这是必然的事情,就像华夏的华为科技,当初就是从做代工厂学习人家技术而起家的。如今的华为,年销售额上千亿人民币,净利润上百亿,每年投入在研发上的资金都是以百亿规模来计算,当之无愧华夏最牛逼的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