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陪她一起去了若兰中学工地,还有南庄白家的墓园。
在陪同过程中,顾秋问她,医院方面的这个项目可有意向?白若兰一付公事公办的姿态表示,此事要经过考察团,只有等他们的报告出来之后才有结果。
顾秋在白若兰面前,从来都不掩饰什么,因为他了解这些新加坡人,你越跟他们客气,他越觉得你有假。
有时你说直话,他们反对能接受一些。
顾秋说,“你们的程序太繁杂了,一个前景如此好的项目,需要考察这么久,在时间上就输了别人一步。按理说,你们这些商人,应该视时间如金钱。”
白若兰说,“有你们政府的程序繁杂吗?我可是听说你们政府办事,夏天的高温补贴费,要冬天才能批下来。”
顾秋很无语,体制内的这种拖拉繁杂,的确需要改革。但是顾秋死不承认,“那是你的片面之词,是你对我们大陆市场不够了解。凭着我国十几亿人口,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导,区区一个医院的投资,绝对是有赚无亏的,我真不知道你们在犹豫什么?”
白若兰说,“你只是从政,不懂投资。我们考察的是投资环境,既然是做生意,当然要考虑很多的因素,不能赔钱才行。”
顾秋道:“世上的事,万变不离其宗,投资的事情我当然懂,只是你们太犹豫的话,很容易失去先机。”
白若兰看到顾秋这么说,她就告诉顾秋,“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总部对大陆市场和政策的理解不够,否则早就决定了。”
这才是事情变得拖拉的原因,顾秋心里早就明白了,这事夏芳菲跟他说了一次。总部更有意将这个项目投到其它国家和地区,但是这样一来,夏芳菲公司断然不会答应。
陪了一天下来,顾秋打听到一些消息。
白若兰对中学的投资,基本到位,现在只要把装修搞完,九月即可开学。
根据教育局的规定和招生要求,全县最顶尖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若兰中学读书。
为什么这样制定规则?当然是为了激励那些学生好好读书。成绩不好,别指望进这所学校。
当然,到时还有一些关系户,这种现象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