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出现年代可以推述到比三皇五帝更早的年代。

孕海珠的上任主人是秦汉的一位东海散修,叫陈元,无意中得到这颗珠子。

可惜福缘不足,陈元的寿元所剩无几。

就算得到逆天之宝,不突破,寿元到了,终会化为灰灰。

散修陈元坐化在东海海底洞府中。珠子留在海底洞府中。

因各种机缘巧合,现在被陈锐得到。

在这些竹简中,收录的大多数是陈元在游历途中收集或者抄录的一些书籍,其中有一大部分的竹简是先秦的典籍。

先秦的典籍,先后经历过秦始皇焚书、赤眉入关、董卓迁都、刘石乱华、魏师入郢,萧绎焚书。流传到现代的,几乎消失殆尽。

后人研究先秦历史文化,以及为中华民族形成奠定基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春秋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因为缺少资料借鉴,很多地方靠推测,那一段历史、文化、思想非常模糊。

这让很多研究先秦历史文化的文人非常遗憾。

而有了这些典籍,通过拾缺补遗,可以清晰地将先秦的历史、文化、军事、农业、人物等方面展现在大家面前,对于研究中华文明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这些典籍,非常的珍贵,无法用价值来衡量。

陈锐清点了一下,一共有数百册。

内容包罗万象,对研究先秦的文化、历史、军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比如说,司马迁《史记》中记载了一段,李斯建议,“史书只保留秦国史书,其他国家的史书都焚毁;《诗经》、《书经》及诸子百家之书只有博士官可以保留,民间的都限期交出烧毁;医药、卜筮、农业之书民间可以保留;想学法律的人以官吏为师。”

在焚书坑儒被烧毁的六国史书,在珠子中完整的保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