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在电脑上,放大。
结合甲骨文,周篆,象形字逐字释放。
陈锐并不是古文字专家,且时间有限,458个字,陈锐释读出110+字。
虽然不能解释铭文全篇,但铭文大概的意思懂了。
夏朝有个君主叫杼。
杼是少康之子,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君主。
杼承后位后,他了解东夷对夏室的不满,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他把都城从原东迁至老丘,他重视发展武器和制造兵甲。他还派人讨伐东南沿海地区的东夷,传说其获取了吉祥物九尾狐。
夏朝的版图在杼的统治下扩张到了东海之滨。
杼在位期间是夏朝最昌盛的时期,夏人对杼格外尊重,为杼举行过“报祭”,认为杼全面地继承了禹的事业。
这篇铭文是杼的儿子槐铸造的,为了歌颂他父亲杼的功绩。
铭文全篇的内容杼继位开始,描述杼迁都,发展武器和制造兵甲,讨伐东夷,东夷部落向杼·纳贡祝贺等等事迹。
陈锐将这鼎命名为夏后杼鼎。
《竹年本纪》载,夏代多位君主称呼前冠以“后”字,如“后启”,“后相”,“后少康”等。
“后”字夏代与“君”、“王”同义。
“夏后”即“夏王”的意思。
因为这个四足方鼎是夏后槐在位时铸造,以纪念、歌颂父亲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