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鸣把一鸣集团公司怎么明伺服电机生产线的过程介绍了一边。
他建议大家:“我们先研硅晶圆生产的试验和检验设备、先研芯片制造的试验和检验设备,然后再开始投入资金建厂。”
“许总!硅晶圆试验设备可以做到很小,但晶圆厂的试验设备缩小不了啊!”
“8英寸的硅晶圆片,还有光罩保护,设备的体积肯定小不了!”
“我建议直接把芯片生产线的设备研任务分开,让国内的大学分头去研究!”
许振鸣的话音刚落,章钕金、胡明镇和万宁古等人就提出不同的意见。
按理说,他们是专家,许振鸣肯定要听取他们的意见。但关于芯片生产设备研究这方面的观点,却跟他们的观点不相同。
许振鸣告诉大家,在未来大数据启动之后,会兴起物联网。芯片工厂要根据客户的订单来制造芯片。
“因此,‘迷你晶圆厂’将会诞生!一种全封闭,再带无尘空间的全自动芯片制造生产线将会是主流。这种芯片生产线将会使用o5英寸的硅晶圆来生产芯片!设备占地面积不会过3oo平米!”
许振鸣微笑着说出这种未来智能装备。
“额?”
章钕金和万宁古等人很吃惊。他们都是专家,能听懂许振鸣解释的意思,认为这种理念非常前,但不是不能实现的。
“我们干脆两条腿来走路!一边研o35微米的芯片生产线,一边研‘迷你晶圆厂’!”
“还有,我们要自己研硅晶圆生产线中的智能机械设备!”
一番讨论之后,众人都接受了许振鸣的理念,准备自力更生,自己搞芯片生产线和硅晶圆生产线的设备。
就是拿出落后米国一代或者两代产品的装备也无所谓,掌握研经验才最重要!
听到这么鼓舞士气的话,桂长树激动的鼓掌,“对!就这么干!我们长弓集团可以资助你们一部分研资金!”
会议进行到现在,已经到了尾声。
许振鸣任命材料技术大拿万宁古为硅晶圆项目的负责人,成立4寸、6寸、8寸硅晶圆的项目小组。郭连生负责晶圆和芯片的检验装备研究;胡明镇、林正学和何昌林负责研芯片生产线。章钕金为项目总负责,负责芯片制造。
这样一来,鸣芯制造公司的研组织架构基本构筑完成,可以扬帆起航了。
众人既高兴,又感到重任在肩,不由自主的鼓掌,为自己加油,为鸣芯制造加油。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此时,已经到了午饭时间。
许振鸣领着大家去吃了一顿便饭,就来到一鸣集团公司的新办公楼。他把韩大姐和姜万春喊来,在自己临时的办公室里召开一个碰头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