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意外之喜 【求订阅】

“嗡嗡嗡…”这时候,肖国宏已经让人启动光纤机床。

无色、透明、晶晶发亮的光纤预制棒,被光纤车床导入加热装置。

不一会儿,一根细细的玻璃丝从车床小孔中钻出。这根细丝就是光纤,还要通过回火、冷却、着色…等一系列工序,才能进入下一条生产线。

运转半个多小时以后,许振鸣才让肖国宏停止试生产。

整条生产线还没有调试成功,现在试运转是时间越长,浪费越严重。许振鸣只要得到试验的测试数据就行,不需要那么浪费。

“报告许董,50μ、625μ、9μ等三种型号的光纤直径尺寸都符合技术标准。”不一会儿,负责检测的检验员拿着检验数据来汇报情况。

50μ和625μ粗的光纤用来制作多模光纤,9μ的关系用来制作单模光纤。既然这三种型号的光纤都没问题,就已经表明这台光纤车床的精度很稳定。

许振鸣满意的点点头,侧过脸来吩咐道:“黄丽博士,你以后专门负责我们集团公司光纤生产线的研发工作。按照你的估算,我们集团公司什么时间能拿出这条生产线?”

既然黄丽的团队已经拿出国产化的图纸,许振鸣还是想早点把合格的生产线做出来。一鸣集团公司正在大力推广小灵通系统,全国很快要进入高速互联网时代,光缆这种产品的市场前景肯定不错。

除了超鸣制造公司,全国很快就会出现许多光缆制造工厂。到时候,一鸣集团公司正好可以给国内企业提供最先进的生产线,既能赚钱又能为国家做贡献,何乐而不为呢?

“嗯…”这时候,黄丽博士却犹豫了。她皱着眉头盘算了好久,才缓缓说道:“许董,按照我的预估,咱们集团公司要拿出成熟的光缆生产线,至少要到1997年的3月份。”

黄丽博士告诉许振鸣,一条成熟光缆生产线,需要通过三四个月的试生产、论证和修改设计的过程。这种事情着急不得,一定要拿出科学的数据才行。

听完这番话,许振鸣并没有着急。他搞过新产品研发,知道确定一种新型号产品需要时间的。“行吧黄丽博士,这事就按照你说了算。”许振鸣朝黄丽笑了笑。

随后,他跟郑城等人交代一番,让郑城把研发团队撤回一鸣集团公司,开始帮助洪爱国的团队搞突击设计。

洪爱国的团队正在负责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和汽车生产线的研发工作,任务比较重,需要郑城等人的协助。

交代完这些事,许振鸣和黄丽、吴天凌等人乘车朝江边驶去。一路上,他们都是在一鸣集团公司的大院里飞驰。

现如今,超鸣制造公司、鸣芯制造公司、一鸣集团公司和硅晶圆产业园等连成一片,向东直接跟长江的江堤连接到一起。

这座巨大的工业园,占地一万多亩,比一般城市经济开发区的园区也小不了多少。

不久后,许振鸣等人已经来到长江边上的硅晶圆大院里。

这座大院里有一条光纤预制棒的生产线,目前已经完成调试工作,具备试验生产的状态。但为了节省成本,这条生产线应该跟硅晶圆的生产线同时点火投产才比较合适。

而两条8英寸的硅晶圆生产线,还在紧张的调试阶段,距离点火试生产可能还需要一些日子。

负责硅晶圆生产线的万宁古,早就接到许振鸣的电话通知。他带着安全帽,站在大院里微笑着等待许振鸣的到来。

“许董,呵呵呵…多日不见,你好像廋了不少啊。”万宁古心情很不错,笑呵呵的跟许振鸣打趣。

由此可见,他目前的工作应该很顺利,不然不会如此轻松。

念及此,许振鸣也微笑问:“万总,你碰到了什么好事?”

“好事成双呐!哈哈哈哈哈……”

万宁古大笑着告诉许振鸣,他改进一部分生产工艺,直接可以生产单晶硅光伏电池板的原料。

单晶硅光伏电池板,国内都需要进口才能解决。

万宁古利用老外的生产线,一线多用,重复利用资源来生产多中产品。

这还了得?

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