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

“老王你多久没回国了?”之前休息了几个小时,徐子陵现在是精神奕奕,想这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就和老王闲聊起来。

“八年了!”老王的声音带着无限的感慨,“我出来时,儿子读小学,现在都读高中了。”

像他们这样驻外的人员,为了安全,基本一出来就是好几年,徐子陵也是知道的,但是没有想到老王居然一来就是八年。

“当年在部队,被选派到这里。我就跟家里说我退伍了,在国外找了一份工作,可这一来就是八年,等我回家了还不知道能不能认出我儿子。可就算是这样,我也愿意啊,就是为了多送几次像你们这样的客人。本来我们这样的人都是四年一换的,但是在公司里面,除了特殊情况的,没有一个人愿意四年就回去的。因为我们现在的身份就是平民,只要一回去了,和那身绿色的军装最后的一丝的关系都没有了,所以谁都多想在这里呆几年。”

“不过,我干完这次也要回去了。上面规定,我们这样的人最多就只能是八年。所以,以后就不能再送你们了。”

老王的语气很平淡,但听起来又很伤感,让徐子陵满心不是滋味。只好岔开了话题:“老王,听你说了那么久,我还不知道你是哪里的呢?”

“我啊,江南省的。我们那里漂亮的女孩子多啊。你小伙子还没谈恋爱吧?等下我给你留个地址,等你回去了记得去找我,我给你介绍我们江南的女孩子给你啊。哈哈……”

第124章 心态的转变

江南?那不正和自己相邻而居?至于女朋友,已经有了杨若兰了。

“老王,有机会去看嫂子和侄子,女朋友嘛,就不用了,我都已经找了一个你们江南的女朋友了。”海天的发迹之地就是江南,徐子陵说杨若兰是江南的也没说错。

“哈哈,是嘛?没看出来,你小子就有女朋友了嘛。行,只要有时间就到我家玩。我和你嫂子一定扫榻相迎。”

前往贝赫苏德并不是很远,也就才三、四百公里的距离,米17的速度也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路上和老王聊着,心里面暂时也把杨凯明他们的事情放在了一边,也就不觉得时间有多么的难过,很快就到了贝赫苏德市西郊的矿藏探测公司分部。

这次负责送他的是一个当地的居民,用老王的话来说,这个叫阿布的中年阿富汗人就是他们的御用向导。每次公司里面接待像徐子陵这样的客人都是最后由他当向导。

他告诉徐子陵,这个阿布对天朝很向往,年轻时就在天朝留过学,也正是那时候,被天朝某部门发展成现在这样的向导,在天朝的期间,他也找了一个天朝的老婆,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所以也一直死心塌地的为公司工作着。

和老王分别时,老王把他家里的电话和详细地址告诉了徐子陵,一再叮嘱了等回了国之后,一定要去找他。

“我们这样的紧急线路,无紧急的大事根本就不会启用。从我们这里经过的,都不会从这里回头,所以我们只能回国见了。小兄弟,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