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她怎么可能用这种极其极端的方式,以现场九成人听不懂的结果来做这次演讲。
要知道演讲演讲,首要的是让大家听明白,不然你这个演讲有什么意义,大家都听不明白,你讲给谁听,自己听吗,如果是给自己听,那完全可以在家里演讲啊。
周苇只需要确定一个人懂了就好。
那个人就是施复。
她敢这么讲出来,就很确定施复能听得明白。
周苇知道施复是个不怎么会人情世故的人,但专业素质非常过硬,尤其是对资源相关的文献报道如数家珍,甚至可以不假思索的记起好几年的数据。
果然,施复在听到周苇后面这长长的讲话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他做了主任的位置好几年了,有一件事他想做很久了,就是挫一挫某些国家的锐气。
别看我们资源上非常丰富,但在国际资源的博弈中,常常处于下风,甚至明明位于优势地位,但还是被别人捏着鼻子走。
这种滋味不舒服。
施复是一个有想法和有抱负的人,所以当他听到周苇那句“只高不低”时,他的指尖不平静的颤动了一下。
这代表着有人和他有一样的想法。
周苇胜券在握。
她了解过施复的处境,没有人赞同他那一套对外方案,全都是反对的声音,孤立无援,施复缺少一个帮手,一个志同道合的帮手。
在这样的契机下,她的想法,她的演讲,用四个字形容。
正中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