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现在学习戏曲的年轻人实在是太少了,就算是有那么一些,他们毕业了之后通常都会转到电影电视相关的行当去,就算去当武生,也不愿意留在这个没什么人问津的行当。
故而在前几年,中戏就出了一个主意,既然我们的资源并不多,但全国的戏曲学校和专业的学生,加起来可也有数万人之多了,在这群人里面选取一些精英来,充实我们中戏的队伍,以后为国家大剧院、京剧表演剧场等国家的招牌演出场所培养人才,这也是很好的事情嘛。
他们的这个决定一出,还真的是引起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兴趣。
是,戏曲这个行业是非常的不景气了,戏曲频道的收视率有多低,真是随便哪个人都能看见。
但戏曲是中国的国粹啊,不可能就这么丢失了的。
所以由文化部直接拨款牵头,在首都很是修建了几个大剧院和剧场,专门就是为了京剧等戏曲演出的。
票价并不贵,但来的人却也不多,除了招待外宾让他们看看之外,其余的基本上也就是亏本赚吆喝。
可进去里面的戏曲演员们并不吃亏啊,那里面的薪水待遇可是很好的,足够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了,然后等到四五十岁后,直接从这里出去,回老家或者是省会城市的学校教书,那也是抢着要的精英人才啊,衣食无忧可肯定的!
只不过这几个地方要的人也不多,一年也就是补充100人左右,这两年东方那边也开始兴建这样的剧院了,但效果还要看以后再说。
然后还有中戏本身,他们的戏曲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敢说到处有人抢,但毕业完后成为他们的专业演出人员,组成团队去各个国家巡回演出,也是非常有赚头的,一年下来加上各种补助,少说也是一两万的。
这些团队需要的人就多一些了,起码每年有200个名额,而且随着中国的崛起,喜欢中国文化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团队演出还有排不过来的架势,听说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名额。
为了这些名额,每年来首都参加比赛的戏曲学校的学生们几乎有好几千,虽然知道录取率并不高,进去上学毕业后留下来的更少,但是为了一个光明的前途,还是有无数的年轻男女前仆后继,去挤这个独木桥。
程允妍等蜀川大学戏曲系优秀的学生们,就在这种大背景之下,被老师们带到了首都。
虽然他们知道,有了仙女公司的演出,这些学生暂时是没有后顾之忧了,但以后呢?谁能保证仙女公司能一直这么慷慨的支持戏曲艺术?
就算是仙女公司愿意这样,那么让程允妍等好学生去中戏深造,然后毕业回来后再去演出,不是更加让仙女公司觉得钱花得物有所值吗?
作为程允妍来说,她也有着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