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8页

而是萧奇认为,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应该是从上到下的一起努力,通过汽车工业的成功,拉动上下游上万种零部件的成功,从而让整个制造工业获得成功。

而这样的事情,恰好就是国家应该去扶持鼓励做的,私人汽车公司只能当成是一种补充,这也就是国有企业存在的意义。

很可惜,中国的汽车工业现在就是一摊烂泥,国有企业扶都扶不起来,相反的私人企业还有着不小的活力,而且越是没有和政府、地方政府、公有资本挂钩的公司,越纯粹的私人公司,他们做得就越好。

比如前几年的比雅迪,比如再过几年的长城。

甚至于吉力做得都比什么一汽广汽上汽做得好。

别看萧奇在说吉力会亏损得厉害,但人家至少敢去尝试啊,况且这里面也不是一点操作空间都没有的,相信以中国人的智慧,最多三五年的时间,沃尔玛的坚固堡垒就会被打开,到时候一点一点技术的抠过来,吉力肯定会迎来一次飞跃。

至于说那些老老实实、勤勤恳恳靠着洋大人赏赐过日子的几个汽车公司……人家也说了,我们的退休职工多,养活职工是我们的第一要素,借口光明正大,你也说不出什么来,对吧?

萧奇其实听出了老爹未尽之意。

萧旭是想要让萧奇收购一家国外的汽车公司,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发展壮大,增加我们国家自己的汽车公司,在自己国家的汽车市场上的话语权。

要说这两年,欧美倒闭的汽车公司可真的不少。

通用的庞蒂克倒闭了;英国破产的罗孚被上汽买了,改名荣威;今年悍马也彻底关闭品牌;和沃尔沃差不多齐名的萨博明年马上就要被关闭品牌了;甚至于在中国有着很深刻印象的日本铃木,也会在2012年申请破产,只不过最后它们被日本的金融行业给救了而已。

如果让萧奇去淘货,那肯定是能淘得了不错的汽车公司的。

比如说上面所说的铃木株式会社,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资产。

铃木在中国的auto微型车,曾经霸占了100的微型车市场,直到国有品牌出世才改变了这个局面。

于是许多人以为,铃木也就是在微型车上面有实力。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简单的说一下,铃木的吉姆尼小型越野车,在越野功能上仍旧是非常的出色,在某些程度不比丰田和三菱的差——日系最好的两个越野品牌,一个是丰田的陆地巡洋舰,一个就是三菱的帕杰罗,但它们的价格却是吉姆尼的好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