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

李君豪熟练地填写调查表,但有一项调查吸引了他的注意,“请选择你对作者日更字数的期望值,选项有三千字,六千字,八千字,一万字。”

“靠,真的假的,还一万字,可别到时候写出来的都是梦话。”李君豪嘴上嘟囔,手中的笔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万字。这个世界报纸上连载的小说,每期的字数通常是文言文一千字,白话文三千字。如果是一些可看可不看的书也就罢了,每天看点连载不过是打发时间。一旦碰到经典巨著,这点字数就根本不够看了,反而让读者期待地抓心挠肝,那种感觉,只有每天等待爽文更新的人才能体会。

李君豪填好了调查表,下午找了个时间给《东北晚报》寄去,然后心里盘算着这次自己能不能成为幸运读者,也获得点什么礼品。

此时在《东北晚报》覆盖的东北三省中,无数的读者看完《天龙八部》第一期连载后,认认真真地填写读者调查表,然后寄到报社,他们一方面期待着自己能中个什么小礼品,但更关心的是,孟南星真的能每天日更一万字吗?《天龙八部》的开篇还算中规中矩,谈不上如何惊艳,可就是保持开篇的水准,如果能够日更万字,也足以令人期待啊!

文坛的其他作家则抱着不屑地态度看待这张调查表,日更万字,开什么玩笑,真是哗众取宠!

此时《东北晚报》报社的会议室中,社长、总编、主编、各部门主任、编辑都参与到紧张激烈的讨论之中。因为报纸连载日更万字,在此时实在是一个划时代的举动,一旦成功,将改变以往的连载模式,而通俗文学领域的连载作家们,也将面临着新的考验。

第17章 争论落幕

《东北晚报》是一家由大型国企投资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报纸实行市场化经营,日发行量在110万份以上,雄据东北,覆盖京津,窥视全国,实力颇为雄厚。

报社领导机构是常委会,计有社长一名,财务总监,人力总监,品牌总监各一名。常委会下设经委会和编委会,经委会负责广告、发行、印务。编委会设总编一名,副总编一名,下面有国内国际板块,财经板块,文体娱乐板块,出版部等。而吴惟忠只是一个小小的文体娱乐板块主编,张铎的连载想要日更万字,实在不是他一个人能做主的。

会议室里,社长周明德先让吴惟忠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情况,然后宣布大家可以谈谈各自的看法时,国内国际板块的主编陈文正便率先发言道:“我不同意,坚决不同意。我们《东北晚报》在华夏报业也是一方霸主,文体娱乐板块从前刊登一些诗词歌赋,经义文章,文言小说也就罢了,现在居然连载一部由中学生写的白话武侠,还说要日更万字,写出来的东西能看吗?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生生降低我们《东北晚报》的品味,我坚决反对!”

陈文正是一个年过半百的火爆老头,一只生花妙笔写的一手好社论,一向看不起文体娱乐板块,认为上面登的都是些难登大雅之堂的快餐文学和造谣声势的娱乐资讯,如何能与他的新闻社论相比。

财经板块主编许慎言是一个白面书生,他扶了下眼镜开口说:“我目前也是持否定意见的。”说罢向陈文正点了下头,陈文正见状十分高兴,三大板块两个板块的主编都持否定意见,我看你吴惟忠怎么翻身。

许慎言继续说道:“不可否认的是文体娱乐板块在我们《东北晚报》的发展过程中是立下汉马功劳的,当年正是由于连载了王诚的成名作《两宋演义》,我们的日发行量才由当时的70万份上涨到了97万份,后来连载王诚的《大汉天子》时更是取得了创报以来的最高记录——136万份。但是后来王诚被《京城晚报》挖走后,我们的日发行量一度跌破100万份,如今也不过是堪堪保持在110万份的样子。”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由于众多而又广泛的小说爱好者的缘故,一份好的连载对于报社的运营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今日参考》和《华夏日报》因为地位特殊日发行量都超过三百万份,并不具有可比性。但《京城晚报》能够以186万份的日发行量雄踞第三,王诚的小说功不可没。同时我们要引以为戒的是,曾经显赫一时的《东南都市报》正是由于当年轻信了武侠小说作者龙在天的话,搞什么日更万字,结果写出来的东西不堪入目,被几万名读者写信到报社投诉,更是引发了大面积的退订,最终导致曾经日发行量过百万的《东南都市报》如今发行不足三十万,沦为了三流报纸。”

“所以小说连载日更万字,对我们而言是机遇,更有可能是陷阱。如果孟南星是可以与王诚比肩的天才的话,我们《东北晚报》则有可能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果他只是一个故作惊人语的狂人的话,那我们将步入一个十分危险的地步。如何取舍,还看各位同事的意见与我们的社长如何抉择了!”

许慎言这一番话说出来,众人热烈鼓掌,并纷纷点头称是。陈文正却气的老脸通红,心说许慎言啊许慎言,你可真对的起你的名字,不愧是写财经评论的啊!正的反的,好的坏的都被你说了,怎么搞你都是有先见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