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

张铎却不想拍成这种效果,他当导演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把《天龙八部》打造成一部经典,自然追求极致完美。

众演员休息了二十分钟之后,张铎再次拿起话筒拍戏。这次拍的是斥候向耶律洪基报告楚王叛乱的戏。

镜头中,一匹高头大马从远方疾驰而来,明显能感觉到速度极快。斥侯身上的小旗在风中飒飒作响,一进辕门就腾身而下,动作干净利落。

张铎在摄影机后喊:“cut,过!”随即对站在一旁的郑安国说:“郑大哥带出的兵,果然训练有素。”

郑安国则毫不谦虚地说:“那当然了,老子手下的兵可没有孬种。一会骑兵对决的戏,我露个脸,演个千夫长,我也过过带领骑兵冲锋的瘾。”

张铎笑着说:“真千夫长演假千夫长,这可再好不过了,你放心,郑大哥,一会肯定给你个特写。”

郑安国高兴地去一边化妆。要说军人出身就是不一样,何况是郑安国这种带兵的将领,身上自有那气势。郑安国顶盔掼甲,骑着高头大马,手拿狼牙铁棒,在马上大声呼喊,耀武扬威,一下便把胡人猛将的形象演绎出来了。

镜头中整齐的骑兵队伍一起前进的时候,郑安国这方有一千骑,旌旗飞扬,刀枪如林,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特别是马跑起来冲锋的时候非常有气势,尘头大起,扬起好几丈高,宛似黄云铺地涌来,给人一种视死如归,毁天灭地的感觉。

耶律洪基这方的骑兵只有五百,可气势并不弱于对方。当两股骑兵撞击在一起时,打斗场面看的剧组一干人员热血沸腾,效果好的不得了。

也许是真像金玉堂说的,好的时候来了之后,基本都是一条或两条就过了。当然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剧组的工作人员实力强,顾宗令、陈飞扬、郑安国调度协调能力都很好。张铎更多的时候是负责影片的效果,他只需要像三个人讲述他想要的效果,三个人负责指挥调度,而张铎则告诉他们有没有达到效果就行了。

之前的种种铺垫,全是为了表现大辽国统军有方和悍勇非常,而在这种情况下,萧峰单骑冲阵,射楚王,擒皇太叔,挽狂澜于既倒,才能显得出他的英雄豪杰之气。有如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一般,方显得他神勇非凡。当然,目前的演员不到两千人,在气势上还差了些,后期肯定要做些特效的。不过也就是个背景罢了,想表现出大辽军队的悍勇,还是要靠这一千五百名士兵。

在人员都协调好之后,张铎喊道:“action!”向现场的工作人员发出开拍的指令,摄影机开始“沙沙沙”地转动。

只见镜头中,纪连城饰演的萧峰执了一张硬弓,十枝狼牙长箭,牵过一匹骏马,慢慢拉到山边,一矮身,转到马腹之下,身藏马下,双足钩住马背,足尖一踢,那马便冲了去。

萧峰以足尖踢马,纵马向楚王直冲过去,眼见离他约有二百步之遥,在马腹之下拉开强弓,飕的一箭,向他射去。楚王身旁卫士举起盾牌,将箭挡开。萧峰纵马急驰,连珠箭发,一箭将那卫士射倒,第二箭直射楚王胸膛。

整个场景一气呵成,效果好的超出预期,张铎喊了“cut!”之后,有工作人员上前给“楚王”做中箭后的造型。

再次开拍后,镜头里的楚王被萧峰一箭射中,透胸而过。楚王身子一晃,从马背上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