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

霍海洋很夸张地表情说:“妈?我跟小姑娘谈谈人生啊!理想啊!文学啊!艺术啊什么的还行!要是唐天豪不当社长给我撑腰,我哪有本事当总编啊?”

说到这里,隋丽就更生气了,“唐天豪那老儿,能给江芷兰打下手,却不愿给海洋你当上司,真是可恶至极。我总得找机会让他知道我的厉害。”

霍海洋也在旁说:“那老小子好像是有点瞧不上我啊!这《松江晨报》要不是张铎买的话,我非一天抄他八遍不可!”

虽然严坤、唐天豪兄弟和隋丽母子不是很对付,可六个人到了酒店之后,吃饭的气氛倒还很融洽。一则是有周慕言压得住场面,二是多少也要给张铎这个做东的面子。再者大家都是深谙厚黑学的人,就连最粗俗的霍海洋都是习惯背地里使坏,所以气氛倒是很融洽。

酒喝的差不多时,张铎跟周慕言谈报社转让的事,周慕言拍着胸脯说:“叫你爸来签合同,三天之内,保证搞定一切手续!”

张铎心说,以目前这个年代的行政效率,三天真的是神速了。照这么算下去,买下报社来之后,还要重新招募员工,等到停刊整顿期限结束,估计到五一差不多就可以重新上市了!虽说报纸这行当不比朝阳产业那么前途光明,却怎么说也是自己的第一份产业。从今以后,他就不在是一个普通的作家,而是一个进军文化产业的商人了!

第二天,张振兴从兴山赶到滨城,到市文化局签署报社转让合同,因为张铎还不到十八岁,所以这份产业暂时只能放在张振兴名下。

张振兴年后的时候,到兴山市一中附近,开了个网吧,张铎虽然知道这是最后走向微利,濒临消亡的产业,但此时却正是暴利时代,经营几年倒也没问题。况且张振兴是一个十分有主意的人,就算张铎劝他也没用。

签了合同,交了钱之后,《松江晨报》就算是张铎的产业了,后续的手续会有文化局的人员帮张铎办理,倒不用他操心。

办公地点依旧在原来的楼里,房租一年一交,可以先欠着,算是给张铎的优惠。报社里的设备统统折旧算给张铎,剩下的几名合同工,张铎留用也好,遣散也罢,都随他自己的意愿,文化局并不干涉!

可费用却一分没少,居然还是唐天豪预测的十万块。让张铎感觉怪怪的。无形资产这一说法在90年的时候国内才有定义,但还没发展起来。如果不算无形资产的话,那就是文化局用一块牌子卖了将近十万块,简直是奸商中的奸商。可如果把《松江晨报》的品牌价值算进来的话,张铎的便宜却是赚大了!让他一会感觉自己亏了,一会又觉得自己赚了,实在是好不纠结!

第76章 对策

报社到手后的张铎好不开心,因为一个人有钱跟有产业是不一样的。虽说这大半年来,他写的小说已经陆续给他带来两千多万的资产,吸金能力直逼前世的五位网文大神“中原五白”,可在世人眼里,他最多只能算一个挺能赚钱的白话文小说作家,在文坛中其实没什么地位的。

可有产业就不一样了,如果他能把这个小小的《松江晨报》,发展成一个文化传媒帝国,那怕是本山传媒那样的文化产业集团,都足以令他“笑傲江湖”了。

张铎目前的资产是两千一百万,其中《和空姐同居的日子》总共卖出一百二十三万册,按照百分之十的版税,二十元的单价算就是两百四十六万元。而《天龙八部》连载时的价格是千字两百,所以一百五十万字的小说,稿酬一共也就只有三十万。真正的大头还是出版,一共五册单行本,最低的一百四十二万册,最高的二百二十八万册,总销量近九百万册,稿费高达一千七百多万。再加上《射雕英雄传》的稿费,张铎的身家居然过了两千万,他自己算的时候都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