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晚报》的评论较为简短,“我猜想孟南星在写这部书的时候,一定在看某本诗集,否则怎么会写出这么具有诗意的武侠小说。但我想提醒他的是,勇于创新不等于胡乱创新,散文加诗歌加武侠小说加暗器加酒鬼,不可能等于伟大的作品。如果他江郎才尽,技止于此的话,我劝他还是回去好好念书吧,毕竟两千一百万怎么也够他这辈子花了,前提是他不过腐朽堕落的生活!”
整个书评充满了讽刺的意味,特别是说到两千一百万的时候,读者们都能读出那股酸溜溜的味道,却也羡慕孟南星的财富,恨自己不是下一个成名的作家。
《南方新晚报》刊登的书评是《飞刀,又见飞刀》:在以往的武侠小说中,暗器都是卑鄙下流的反面人物使用的,名门正派的弟子是不屑去练的。而书中的李寻欢用飞刀做兵器,想必作者是想打破武侠小说中约定成俗的潜规则,可见其野心之大。去年在《楚天日报》上连载的小说《天下第一刀》,便是一部主人公以飞刀做兵器的武侠小说,开篇也是写的惊艳至极,可惜到了中期作者便无法驾驭剧情,最终还是让主角走上了暗箭伤人的路子,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但愿孟南星的创新能够成功,给我们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武侠世界。
第79章 出兑
媒体上的评论十分热闹,《松江晨报》的原地满血复活也让新闻出版界的人士大跌眼镜,但张铎对于这些全都置若罔闻,因为在五一那天他就开车前往兴山了。
周明德的提前爆料打断了张铎平稳的生活节奏,平添了许多波澜。在张铎的想法中,把父母接到城里是肯定的,却没想过要这么早。
现在出现的麻烦是,妹妹转学到了滨城三中的初中部,父母也搬了过来,反倒把张铎一个人扔在兴山了。更主要的是现在张铎的事业都在滨城,如果选择继续留在兴山上学的话,两头跑麻烦不说,父母也担心总开车在高速上跑来跑去不安全。
但张铎并不愿意转学,虽然他一个月上课的时间加起来连半个月都不到,可这里却有他喜欢的人,秦兰。这种前世今生两辈子的记忆,已经浸入到骨髓里。非挫骨扬灰,魂飞魄散不能忘记,他怎么能忍心把秦兰丢在这里。所以父母提出让他干脆也转学过来时,被他断然拒绝了。
糟糕的事情还不止这些,张铎的母亲性情平和,随遇而安。到了滨城很快就适应了都市的生活,现在每天打扫打扫房间,给老公孩子做饭,看看电视,过的好不惬意。
父亲张振兴却生出了别的想法,他天生好大喜功,胆大敢干。住了一段时间三百多平的大房子,每天开着豪车出门,看着滨城的繁花似锦,越发觉得自己当初在兴山弄的小网吧,或者说是电脑房,实在是太不提气,猥琐至极,便生出把兴山的网吧兑出去,在滨城大展宏图的念头。
张铎反驳了几句,劝他稳点。张振兴便气地跳着脚骂道:“好你个小兔崽子,翅膀硬了是吧?不是当初跟我要钱那时候了呗?告诉你,老子当初做买卖的时候还没你呢?”
张铎忙赔笑说:“是是,您老人家闯荡江湖这么多年,贩过私盐,卖过冻货,收过粮食,倒动过蔬菜,样样都赚钱,要不然咱们家这么多年哪能过的这么滋润啊!”
张振兴听张铎提到他的“光辉事迹”,心中好不得意,笑着说:“那是,你爸脑子够道吧?其实我知道网吧是肯定能赚钱的,但咱们家现在不是搬到滨城了嘛!什么买卖不能做啊,就算开网吧,也得要到滨城开吧!”
张铎心说,我的亲爹,活爹哎!你可真是我爹,不带这么折腾的。缓缓说道:“爸,咱们都到滨城了,老家那点东西,你什么时候抽空回去一趟,能送亲戚的就送亲戚,房子能卖就卖,也不用着急。兴山的网吧呢,我这边有合适的人选,我给您兑出去,您看行不?然后你呢,自个买个车,别老跟我抢,闲的没事考个驾照,满滨城您就逛吧!您这回不用着急,把项目考察好了,再决定干什么,三五百万都没问题,您看成不?”
张振兴高兴的不得了,揉着张铎的脑袋说:“哎呀,我这大儿子,太地道了,真没白稀罕你!”
跟张振兴商量之后,张铎才开车前往兴山,车子进了市区之后,张铎减速慢行,一直开到秦兰家楼下。才打电话过去,“喂,兰兰,在干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