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本《亮剑》,是正在拍摄的那部电视剧的原著小说,另外,我还会出版一些武侠小说,这些书,不在报纸上连载,而是直接出版发行!”
蒋先诚倒是听过万邦公司正在拍摄《亮剑》的事,知道是一部三千万的大制作,可对于张铎所说的其他武侠小说,就是不了解了。于是问道:“张少,你说的直接出版的武侠小说是怎么回事?”
原来张铎却是打算把金庸先生的其他武侠小说也展现在这个世界里,比如《书剑恩仇录》、《侠客行》等。
同《天龙八部》、射雕三部曲、《笑傲江湖》、《鹿鼎记》相比,这几部书的成就略低,张铎原本就没有在报纸上连载它们打算,如今图书发行公司开张在即,却刚好用它们来给公司撑场面。
“蒋叔叔,你学识渊博,通古博今,是否听过乾隆皇帝是汉人的传说呢!”
蒋先诚呵呵笑道:“这你可就问对人了,我家祖籍是在浙江海宁,迁到东北还是建国以后的事。我长大后,曾回过家乡,看过的乾隆帝御题诗的石刻。童年时,也听家父兄长讲的关于乾隆出身的故事……相传弘历的母后为雍正生了一个女孩,同一天,海宁的陈阁老也生下一个男孩,雍正的妻子担心生了女孩不能讨雍正欢心,于是生出一条偷梁换柱的妙计:以女换男,用陈阁老的男婴替换自己所生的女婴。结果,海宁陈阁老的儿子当了清朝的皇帝,这个皇帝就是乾隆。”
唐天豪也是学识渊博的人,说道:“这个故事我也听过,张少你该不会是想借这个半真半假的故事,编出一部武侠小说吧!”
张铎“呵呵”笑道:“就是这样,这部小说的名字就叫《书剑恩仇录》”。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先生的第一部长篇武侠小说,最初连载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小说将历史与传奇融为一体、虚实相间,史笔与诗情相结合,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而在前世76年秋官主演的《书剑恩仇录》中,秋官一人分饰三角,同时饰演陈家洛、乾隆、福康安,轰动香港及东南亚,从tvb一线小生一跃成为香港电视圈首席小生。
虽然《书剑恩仇录》在报纸连载和拍成电视剧都造成了轰动,但依然掩盖不了本书的不足。最大的败笔就是书中第一主角陈家洛,是一个失败的艺术形象。他背后拖着宋江的辫子。对乾隆一让再让,甚至把深爱自己的女人送给哥哥当玩物,陈家洛的致命弱点,给全书蒙上了一层阴影。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书剑》是“群戏”,主角是“红花会”,而不是一个人或两个人。而红花会一共有十四个“当家”,虽然突出了其中的几个,但必然分散了感染力,以致没有一个最特殊的人物。
武侠小说有一个特点,是相当个体的。读者看武侠小说,要求个体的心灵满足,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越浓,个体的形象越是突出,就越能接受。《书剑》中几个主要人物,写得并不出色,反倒是几个次要人物,活龙活现,令人击节赞赏。
正是由于以上几点原因,最初张铎是从未想过把《书剑恩仇录》写出来,等到入股万邦之后,想起前世秋官主演《书剑恩仇录》造成的轰动,觉得不写出来拍成电视剧又有点可惜,加上如今图书发行公司成立在即,他才下定决心把金、古、梁三位武侠宗师的一些成就不高的武侠小说写出来直接出版。
蒋先诚问道:“《书剑恩仇录》讲了什么呢?”
张铎把小说的内容简单地说了一下,蒋先诚和唐天豪都拍手叫好,认为可行。几个人又说了一些关于图书发行公司筹备的事,边吃边喝,商议了好一阵,才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