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高中华扮演的洪七一脸木讷地说:“不知道!”

张铎说:“因为我知道你肚子饿。其实我留意你很久啦,我看见你蹲在那座破墙下,半天也没动过,看你又不象是生病。你这种年青人我见的多啦,懂一点武功就以为可以横行天下,其实走江湖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会武功,有很多东西不能做。你不想耕田吧?又不耻去打劫,更不想抛头露面在街头卖艺,你怎么生活?武功高强也得吃饭的。有一种职业很适合你,既可以帮你赚点银两,又可以行侠仗义,你有兴趣吗?你呀,考虑一下,不过要快一点,你知道,肚子很快会饿的!”

“cut,过!”

整个影片可以说毫无剧情可言,到处都是这种极富哲理的对话和大段大段的独白。前世这部戏拖拖拉拉地拍了两年,因为档期的缘故,把这些明星的戏份拍的极为零散,只有哥哥有时间跟王导在沙漠里耗,结果他成了唯一能把全片串联起来的人。

在前世,王导彻底推翻初期角色后,拍了30天的戏份就全部废掉了,而对于张铎,却不存在这么严重的浪费问题。这部微情节,甚至可以说是无情节的电影,不存在大场面,也不需要怎么变换场景,整个剧组只用了三十天就完成拍摄了。比《东成西就》也没多出几天,都是超级快的片子。也为张铎在未来赢得了一个“影坛快枪手”的绰号。

当剧组从沙漠当中走出的时候,他们也得到了一个最新的影坛资讯,那就是《东成西就》在上映一个月后,票房刚好过了两亿。

在前世,一部影片上映之后,第一周的票房一般都是最高的,越到后面票房下滑越厉害,通常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下画。

而《东成西就》则不然,在原著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下,本身就存在着很多潜在影迷。而在这部影片的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忍不住走进了电影院,加上一些观众两遍三遍地回看,让票房愈加走高,上座率更加坚挺。

在这种情况下,影片当然要继续公映了,所有人都在猜测,它极限是多少,两亿五,两亿八,又或者是三亿!

第181章 看不懂的文艺片

因为之前电影行业的不景气,以至于媒体对国内电影根本不屑一顾。像之前张铎或者王诚的小说没事还能上一些报纸娱乐版块的头条,而国内电影往往连个普通的消息都上不了。

虽然从去年的《抉择》上映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可以往的惯性却让他们漠视了《东成西就》的火爆,以至于等到《东成西就》的票房破两亿之后,大规模的报道,才呈铺天盖地之势,汹涌而来。

《华东日报》旗下的《娱乐周刊》刊登的是《两亿大导演——张铎》。报道中称,凭借《东城西就》那简单的场景,总投资应该在一千五百万之内。如今票房却达到了两个亿,按照百分之四十的分账比例,万邦影视从中最少要获得八千万的净利润。而这部电影从开拍到上映,时间仅仅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却获得了超过五倍的利润,这简直就是在抢钱。张铎完全可以获得国内最赚钱的导演的称号,至少两亿大导演,是实至名归的。

《京城晚报》上则刊登了国内著名影评人卫少仪的文章,大力批判了《东成西就》,认为整部影片低俗恶搞,毫无艺术性,也毫无教育意义可言,简直就是在玷污电影这门伟大的艺术。

相比于港台的商业电影模式,在大陆,则是文艺片的天下。往往是谁都没看懂,就得奖了。明明充满了商业元素,目的就是赚钱,由于卖不动,就转而号称是搞文艺的。

其实《东邪西毒》最初的拍摄目的就是一部商业武侠大片,可惜王大导演虽然以商业片导演自居,却在文艺片的路上越走越远,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