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页

唐天豪这下愣住了,喃喃说道:“真有这么厉害?”

中国文人都有一个明主情节,总觉得自己学富五车,怀才不遇,渴望碰到一个赏识自己的明主,尽心辅佐,安定天下,定鼎乾坤。唐天豪就是一个有这样想法的人,他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辅佐张铎,把《松江晨报》经营好,争取有一天发行量超过三百万份,成为国内最大的报纸。

“这种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说实话,现在官场上正在流行一股风潮,叫寻找邬思道。好多人没事的时候就下去走访调研,学校、文化单位去的最频。最吃香的就是历史老师,你要是再懂点国史,通点权谋之术,大把的人抢着要。”严坤娓娓说道。

“真有这么夸张?”唐天豪知道《雍正皇帝》这本书在官场中很火,却没想到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严坤一副无奈地表情说:“老弟啊,你对官场是真的不懂啊!这邬思道最大的本事就在替雍正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做官的人,哪个不想高升啊!如果这世上真有这种奇人,哪个不想请啊!”

严坤对《雍正皇帝》这本书也是喜爱至极,在他心里,这个邬思道就是张良、诸葛亮、刘伯温一般的人物。

邬思道腿瘸,走路拄拐棍,被胤禛尊称为“邬先生”。他在康熙三十六年曾以举人身份参加应天府会试,期间率领五百考生大闹贡院,触犯国法,后来幸蒙胤禛赏识,最后成为其府邸高级幕僚,潜心参谋政务十年。

他熟读诗书,更重要的是精通处世之道,更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研究,尤其是康熙和老八。他虽不像诸葛亮那样羽扇纶巾,但却有足不出户便洞明天下事态、人心善恶的智慧,仅凭风声耳报就能洞穿错综复杂的朝野局势,建言献策,一语中的,在胤禛走向雍正皇帝的坎坷道路上竭忠尽智,居功至伟。大功告成后又不贪恋富贵荣华,急流勇退,半隐江湖,算的上是张良一般的睿智人物。

在雍正夺嫡的过程中,有三步棋至关重要,一步有偏差,皇位都不会是他的。要是没有邬思道在旁边指点,雍正不知道犯了多少错误。

第一步,上书保举废太子,表现出君子清心寡欲,不欲党争。没有邬思道的一席话“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为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四爷和十三爷怎么会想到保举废太子,不管他们选谁,一定会陷入党争,这只会让皇上更加厌恶,这一事件中,八爷就是最大的牺牲者。

保举废太子一事,是邬思道的成名之作,也是《雍正皇帝》能在官场中流行的原因。至于后面的两步,因为还没连载到,严坤自然是不知道的了。可仅仅这一步,已经足以让他把邬思道看成一个精通帝王之术的奇人了。

在严坤心中,张铎就算没有小说中邬思道的本事,也绝对是相去不远的,只可惜凭借张铎现在的身家和成就,他是绝对请不起的,至于他的邬思道,就不知道在哪了!严副局长也很想扶正啊!

张铎呵呵笑道:“老唐,照这么看,等《雍正皇帝》出版的时候,销量应该会不错啊!”

“那是肯定的,喜欢这书的人都不差钱!”唐天豪本想说喜欢这书的人还用自己掏钱买书吗?只是表哥在旁边,话到嘴边又变了。

严坤举起酒杯说道:“来,我在这先预祝阿铎的这本书将来大卖,干杯!”

“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