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听到严礼强口中说出史老师的这个熟悉的称呼,史长风笑了笑,“礼强你还准备做什么?”
“我准备做的,也和乡贤有关!”
“和乡贤有关,难道礼强你觉得四县乡贤现在的权力还不够大么?”
严礼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摇了摇头,反问道,“大汉帝国的《大汉律》共32卷,包括名例一卷,吏律二卷、户律七卷、礼律二卷、兵律五卷、刑律十二卷、工律三卷,仅名律一卷,就包括五刑笞、杖、徒、流、死、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八议,议亲、议故、议功、议贤、议能、议勤、议贵、议宾,内容详尽完备,这《大汉律》几乎可以说是尽善尽美,毫无遗漏,《大汉律》既取了前朝律法精髓,又经本朝无数能人智者编纂,放眼白银大陆,有如此完备律法的国家种族可谓屈指可数,这《大汉律》中对天下百姓的保护也不可谓不周到,对作奸犯科贪赃枉法之辈的惩戒也不可谓不严厉,大汉帝国既有了《大汉律》,为何还会有无数人想要造反,想要加入白莲教,天下稍有变故,为何各地百姓就会蜂拥而起,无人再相信什么律法?”
史长风放下了手上的酒杯,眉头皱着,沉吟片刻,“究其原因,这《大汉律》虽好,但在下面,秉公执法太难,让底层百姓有冤难伸,有理难张,积怨一深,自然就只能以暴制暴了……”
“不错,正是如此,如果这大汉帝国的《大汉律》真能实施,各地官府可以秉公办案执法,让善有所护,恶有所惩,让弱有所依,强有所惧,能守住人们心中法理正义之底线,这天下间,哪里会有那么多骄奢淫逸飞扬跋扈不顾百姓死活的豪门官吏,哪里又会有那么多戾气深重,动不动就想要杀官造反改天换地的百姓,这白莲教,又怎么可能一呼百应,在大汉帝国卷起这么大的波澜,说到底,这大汉帝国今日之一切,大半根由,就在律法的执行上出了问题!”
“可这和乡贤有什么关系?”史长风一下子还没想明白。
“当然有关系,而且是大有关系,这天下百分之九十九的百姓,一辈子遇到的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官司,都是在一县之内就能解决,在以前,这一县之内只要有那么一两个贪赃枉法的县令主判,整个县就乌烟瘴气,什么律法都是一纸空文,什么案子,都可以由他们一言而断,这百姓一旦进了官府衙门,就如案板上的鱼肉一样,没有任何挣扎回旋的余地,我打算以后在四县之内推行陪审制度,四县之内的所有官司的审判,必须由七位乡贤参加,主官的断案审判,最终结果如果无法得到乡贤七人中四人以上的同意,则无效,每个县一百乡贤,采取轮流抽签之法参与一县之内官司案子的审理,不能事先预定,在案子审理完之后,案卷的卷宗,审理主官的决断,陪审乡贤各人的意见,全部张榜公布,让百姓可以看到,这个法子,虽不能完全杜绝有人贪赃枉法,但却可以最大程度上的杜绝和减少贪赃枉法带来的危害,增加贪赃枉法的成本,把不公正的审判官司的数量降到最低,让民心民意可以真正体现出来……”
史长风呆住了,根本没想到严礼强的脑袋里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但仔细想想,这法子的确比现在大汉帝国的这一套制度强出百倍,如果真能推广开来,或许还真有可能做到像严礼强说的那样,让善有所护,恶有所惩,弱有所依,强有所惧,不再让一两个贪官污吏就彻底坏了一县的法治和百姓对朝廷官府的信任……
第八百一十六章 一诗而破
这一次,严礼强和史长风谈了很久,也把自己心中的构思彻底的向史长风做了一个说明,等两人在后花园中吃完饭,谈完话,史长风离开,夜色已经深了下来。
这次甲安县的县令选拔,是严礼强从帝京城回来之后做出的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大胆的尝试,这次帝京城之变和朝廷的覆灭,让严礼强彻底下定了决心,要与大汉帝国过去的一切腐朽体制说再见,他就是想看看,凭他一己之力,到底能不能在这个世界之中创造出一个百姓不再是韭菜,不再任人鱼肉的世界。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严礼强想拼一次,努力一次,大不了就变成原来的样子,没有什么大不了,反正再坏的事情都发生了,还能坏到哪里去。
史长风离开,带着严礼强的嘱托和重任,史长风是礼房署丞,在这次谈话之后,严礼强交给史长风的一个任务,就是在礼房之下,组建一个全新的部门——推举监察司,这个全新部门的职能,就是以后负责监督安排祁云郡四个县内乡贤选拔推举的公开公正。
以后祁云郡内四县,乡贤制度将成为地方治理的基本政治制度,乡贤由百姓投票推举选出,每个县一百人,然后乡贤再投票选拔县令,对县令所作所为,乡贤有监督之责,并且乡贤还能全面参与到县里案子的审判过程——用现代的话来说,这乡贤,即是类似议员的民意代表,又是地方陪审员,这样的安排,就从制度上,确保普通百姓民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权利,任何一个普通民众和百姓在一个县内的权力体制和政治生态中,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
在这样的安排下,乡贤的选拔推举自然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所以必须由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监督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