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页

方运很想发言,但想起文相姜河川的叮嘱,便闭上嘴,自己经过华夏古国的历史洗礼,每日又疯狂读书,一人读的书比得上别人百年,但终究在朝堂之争没有经验,现在理应安心学习,而不是刚有了一些成就便自以为是。

方运心中一动,奇书天地中出现一本空白的书,随后书上多了四个字。

朝议大典。

接着,朝议大典独立出第一卷,从本次朝议童峦说第一话开始迅速记录,眨眼间就录入之前所有人说过的话,并以极快的速度继续录入现在的朝议内容。

第640章 宁安县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方运准备以后空闲便重新速读一遍,必然会有新的发现,学到新的东西。

此刻太后与国君根本难以参与朝政,颇有杂家解读的“垂拱而治”的理念,架空皇权,百官治之。不过却与真正儒家解读的垂拱而治有区别。

儒家理解的垂拱而治,是国君不去加重赋税徭役,国家自然昌盛,国君自然闲适。

方运在听朝议的时候看了看纱帘,里面的太后与国君端坐,犹如泥塑木雕。

方运终于明白左相为何能与太后对抗,单单朝议就不是非读书人所能理解的。

“怪不得礼法会变……”

孔圣之时,各国还没有发展到这种程度,随着科举的完善,读书人的力量越来越强,朝堂之上的改变愈发明显。

直到此刻,方运才明白自己那篇策论《非礼之礼》为何会被众圣看重,并让大儒学习,因为众圣就是用这种考题与经义来潜移默化,让人族读书人慢慢接受“礼”的变革,避免有的读书人因为无法接受圣道变化而文胆文宫受损。

方运突然意识道,自己最强大的力量,根本不是奇书天地中的书籍,而是看透未来的目光。

“或许,我的圣道就在圣道变迁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