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页

“宗雷两家的船队,已经领先五十里了!大概快引发第三轮学诗了。”

众人正聊着,天空第三次传来声音。

“第三轮学海诗词为‘智学’。”

这次的声音干脆利落。

众人听完后,不仅皱起眉头,智学诗在学海中非常少见,而每一次出现都会哀鸿遍野。

因为连巧学都异常难,智学更在其上,至少要悟通一种特别的道理才能写出智学诗。

历次学海中,许多年轻进士要么很久才能憋出一首智学诗,要么写出来后因为太过浅显对船没有太大的助力。

仅仅几十息后,众人就看到一道光芒突然落在笨大儒田松石的帆船之上,随后,一波波奇异的气息向四面八方扩散。

虽然笨大儒的声音被风浪掩盖,但只看这镇压风浪的力量,就知道他的学诗绝非寻常,那外散的气息,差一点就能形成大道之音。

“老夫先走一步!”众人听大儒田松石一声舌绽春雷,就见他的帆船向周围散发着淡淡的白光,白光之中,风浪竟然全部止歇,船速因此加快,超越所有楼船。

众人又惊又羡慕,但随后转化为敬佩。

老大学士沈沛叹息道:“笨大儒,笨大儒,人笨却有智学之道,否则绝无可能成大儒。”

方运若有所思道:“别人都以为他很笨,认定他所有的成就都是靠死读书苦读书得来的,但却忽视了一点,秀才举人甚至进士可能靠死读书苦读书获得,但再之上,却必须闯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他一定是在大量的学习中,发现了适合自己的技巧,然后巩固这种技巧,并以这种技巧为核心,逐渐填充自己的学问体系,从而触摸圣道边缘,成就大儒!”

“方虚圣果然慧眼如炬。这个道理,老夫在刚成大学士的时候都没有悟通,直到近些年探究圣道有心得,才意识到笨大儒虽笨,但必然掌握了学习之道,从而成就大学士乃至大儒。”武国的吴大学士道。

“这样的人,才是人族的楷模,是榜样,是丰碑!”方运望着笨大儒,轻声感叹。

众人都以舌绽春雷说话,各处的读书人听后深思,琢磨自己是否可以像笨大儒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之道,从而触摸圣道边缘,成为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