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说说看。”方运道。
“首先,车同轨、书同文等道理,人尽皆知,用相同的文字书写,对人族非常重要,当年六国一字多体,极为混乱,连孔圣都指出过,最后秦皇才能解决。其次,《民报》主要是为了向百姓传达……用您常说的词语,便是传达信息,统一的文字才能保证信息正确,避免有歧义。至于其他的好处,还有很多,我就不多提了,想必您也知道。”曾原道。
方运微笑道:“你说的没错,我只问你,你是希望天下大同,人与人等,平民与世家等,还是认为人分高下,世家子弟当享受特权?说你的心里话,不可有丝毫隐瞒。”
曾原愣了数息,无奈道:“人族圣道,本来就有矛盾之处。有人说,孔圣的天下大同,是指恢复周礼,天下有序。荀子也说,人族当分高低贵贱。但是,还有人说,孔圣的恢复周礼,只是封圣前的理想,封圣后,孔圣纵观历史长河,所谓的天下大同,自然是各司其职,但人与人等。读圣人书,学仁义礼智信,身为华夏儿女,骨子里自然有人与人同的想法,但实际上,大多数人不得不承认,人是分高下的,我们是世家子弟,受前辈荫庇,享受一些特权也无妨。”
“所以,你反对俗体字,反对白话文,当然,用‘反对’未必确切,至少,你认为正体字与书面语更佳,更适合现在的人族。”方运道。
曾原一愣,隐隐明白方运的意思,但又想不透彻。
方运道:“我是寒门子弟,你是世家子弟,你我对对方都有一定了解。那么我问你几个很简单的问题,我所写的俗体字,笔画大都比正体字少,那么,是正体字容易记忆,还是俗体字更容易学会?”
“自然是俗体字更容易学。”
“很好。我是寒门子弟,你是世家子弟,若你我头脑相差不大,一样聪明,学习一百天,只学正体字,谁学会记住的文字多?”方运问。
“应该差别不大。”曾原试探着道。
“你当年读书,每天早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下人照顾,送你去世家学堂,一直学到中午,然后吃一顿搭配合理的膳食,经过午睡后,继续学习,到晚上回家,几乎不用考虑其他的事,我说的可对?”方运问。
“是的,我们世家子弟大都是如此上学读书。”曾原有些明白方运的意思。
第1691章 世家的优势
方运继续道:“我不拿我的童年举例,因为我的童年相对贫苦,和我相似的家庭,还不到人族一成。我拿我一个友人陆展举例。他的才智和家世,在各方面都普通,根据圣院的普查结果,大概有三成左右的家庭要好于陆家。而生长在好于陆家的三成家庭中的孩子,有一成左右的孩子跟陆展比没有多大的优势。那我们可以做一个粗糙的估计,人族大概有八成的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受到的外界因素影响相似,这个说法,不算太过分吧?”
曾原轻轻点头,道:“是的,若是只讨论影响孩子读书的因素,生活在年收入五十两银子到五百两之间的家庭的孩子,差距并不大。但是,家庭年收入银两超过一千的,孩子在各方面受到的影响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