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5页

短暂的议论之后,他们继续看方运缓缓书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落笔完成后,所有看到这一句的人都感到天地一震,难以置信地看着方运,但许多人随后露出释然之色。

“也只有方虚圣才能如此可怕,第一段转景为情,第二段写悲,第三段写喜,之前还以为只是论述第一段,但看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前后衔接,立意直上,高屋建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堪称画龙点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言简意赅,一举道尽先贤的精髓,反复咀嚼,别有滋味。”

“不错,不错,这句当真极佳。”

“嘘……你们先不要说,等方虚圣写完再一起鉴赏评论。方虚圣明显没写完。”

普通读书人只是关注这篇文章本身,但是,在方运写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后,几乎所有的大儒和少数大学士抬起头,眺望上空,然后疑惑地看着方运。

他们感受到天地元气有异动,但因为文章未完成,谁都不好说什么。

至于宗雷两家与庆国的大儒则突然感到不安,不是他们看透了什么,而是大儒的力量让他们对危机更加敏锐。

数百万人看着方运,直到方运写完全篇。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完后,方运收笔,上空同时发出三重浑雄洪亮的声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