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8页

这一天,全人族最热闹的地方不是人口稠密的孔城,不是十国的京城,而是由巴陵改名为岳阳的地方。

正月初十,这里将举办隆重的圣杏文会。

圣元大陆幅员辽阔,各地相距甚远,这一次没有龙族调动海眼,各地读书人都提前多日前来。

于是,岳阳城内车水马龙,人流如织,都在等待圣杏文会,都想争一份圣杏福报,都想在圣道有所精进。

对于大多数读书人来说,圣杏文会的重要性超过任何文会。

岳阳城早早就有了各国的会馆,家人不在身边的读书人没办法享受团圆,为了排遣思乡的忧愁,岳阳城内处处是文会。

庆国在岳阳城的会馆有三处,宗家所立的会馆反而最小,但驻地最为气派,是一处拥有三十余间房子的小型园林。

与别的会馆面前熙熙攘攘不同,这处庆国会馆门前的人并不多,但每一个来宾非富即贵。

大儒的弟子,阁老的儿孙,世家的子弟,豪门的骄子,来往有白衣,文位最低是进士,无一举人或文位更低之人。

不多时,主宾齐至,会馆的庆国文会正式开始。

会馆的正堂中宾客不多,不过四十余人,但气氛热烈,推杯换盏,不多时便到午夜。

但是,此次文会的主持人,宗家的家老宗学琰却拖着,迟迟不进行文会的最后一个步骤,宣布文魁。

会场的大多数人都沉得住气,唯有几个年轻人有些焦急。不知道宗学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午夜一过,外面突然传来外面家丁的声音。

“纪安昌大学士大驾光临。”

会场的一些年轻人露出疑惑之色,但年过三十之人皆面露喜色,纷纷起身相迎。

一个未满二十的年轻人急忙跟着兄长站起来,低声问:“大哥,这人的名字好耳熟,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