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他对道的阐述非常清晰,没有什么难懂之处。但是,他所说的天命,我听着有点糊涂。”
“我也是。因为听到最后我才明白,那青年人是要否定整个锻天命的修行之法。”
“他说的有一点我倒是明白,他的意思是,天命其实有很多,我们人只得到了本性,但我们不能满足,还要获取其他的天命。”
第2642章 锻天理!
“不,这个说法有些不妥。在那位青年人看来,其他的天命,其实算不得天命,因为那些不是天直接赐予人的,是要人自己去获取。既然不是天直接赐予,自然就不能叫天之所命。”
“各位之言,让在下茅塞顿开。那青年人正是这个意思。之前虎皮大学士说,我们要抛弃一切,追寻本性,最后感知天命,这是目前所有大儒的修行之法。但那个年轻人却认为,我们不应该抛弃一切,我们应该带着我们所得,和本性一起,去追寻天命之上的存在。”
“诸位说的很有道理。现在我们看张大学士留下的字,似乎可以确定,那个青年人认为,天命之外的,或者说囊括天命的,是理。”
“他曾经问,天用什么赐予人本性。他的答案便是,天用理赐予人本性。”
“继续推断,那么,天理不仅包含道,还有其他种种,都是天的力量。所以,我们不应该只去寻求天命,我们还应该去寻求其他的理。我们从生下来,自身所见所想,所学所做,其实都是在去获取一部分‘理’。我们要把理赐予的‘本性’和我们获取的‘理’结合到一切,才能更加强大。”
“那么,在那个青年人看来,五境不是锻天命,而是……”
“锻天理!”
所有读书人异口同声道。
众人露出欣慰的笑容,这种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让人十分满足。
“不过,他终究只是个童生,这些或许只是臆想,所以我劝大家不要太过深入研究。”
“不不不,哪个童生能从大学士眼前逃走?”
“对。此人的境界,必然在大学士之上,至少是一位大儒,甚至可能是世家的隐世大儒,正在研究强于锻天命的大儒五境修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