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镜学宫,传承果然不凡!”
另一边,顾承翻看着地煞七十二变小神通详解,看着面前的周瑜:“为何从贼?”
周瑜却是目光湛然:“君与储君,孰重?”
顾承笑笑,不与其做口舌之争,问道:“你何时入的水镜学宫?”
周瑜道:“光和三年入学宫!”
顾承又问:“那又何时成为水镜八奇?”
周瑜道:“承蒙老师看重,当年就被选为入室弟子。”
两人一问一答,顾承很快将水镜学宫的大致弄了清楚,可但凡关键的秘闻,周瑜都说不知。
这位小周郎极其擅于保全自身。
按照大义名分,灵帝是皇帝,顾承只是太子,灵帝下令,做臣子的遵从,是天经地义。
如果太子以此为名杀了他,那史官记上一笔,就坐实了篡权犯上的铁证。
但太子是储君,臣子也必须服从,如果周瑜敢隐瞒传承,照样是欺君之罪。
至于学宫秘闻,他年纪尚轻,不知也是正常,谁也挑不出个理来。
其中的尺度拿捏,周瑜无疑做得极为完美,老道得不像是个十二岁的少年,而是一个宦海沉浮的三公,让人无处下手。
可惜他这次面对的,不是刘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