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页

顾承隐隐有种感觉,如果这个世界真的存在千秋大劫,就是与他敌对的天意。

这种天意摆下的阵仗,可比起大宋世界和大隋世界,要厉害多了。

前两个世界由于天地元气的限制,天意发挥的余地不大,大多是借人力为之,而大明世界如果逼到极致,最终来个天罚灭世,大劫降临,一切灰灰。

渐渐拨开世界迷雾,顾承开始未雨绸缪。

他一边通过各种神魔级功法、神魔兵刃洞悉天地规则,本源之力,一边研究命数,收割异族龙气,最终合力找到消弭千秋大劫的办法。

“是时候做个尝试了!”

此刻收回关注雄霸的目光,顾承手掌一翻,山河社稷印冉冉浮起,现出一道传送门。

大宋世界内,两位没什么存在感的人,被招了过来。

这两人十分茫然,看向这截然不同的皇宫大殿,更是露出畏惧惊恐,犹如坠入梦中,直到见到顾承才松了口气:“陛下!”

顾承看着他们,微微而笑:“毋须慌张,此乃朕所统治的另一界域,而这个朝代,与你们大有关联!”

第二十九章 “建文”回归

山河社稷印吸纳了蒙古最后的龙气,恢复了千分之一的威仪,再加上顾承本身的星力,总算能送几位小世界的臣子来辅佐。

但顾承没有召来早早跟随的黄裳、魏进忠,也没有选择大隋世界的文臣猛将,而是指定了两个人——

翰林院侍讲朱熹。

明教教主石元亮。

朱熹不是朱元璋认的祖宗,朱元璋是很有骨气的一个人,许多出身贫寒的皇帝,都想要认一门祖宗,杨坚是一例,就连李渊由于篡了表弟杨广的位,也要认李聃为祖,但朱元璋却拒绝了认朱熹为祖,他很明白地告诉天下,朕就是淮右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