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为懊恼的,要数吴王阖闾了。
这位吴王对于楚国的态度很复杂,既梦想着吞下这个庞然大物,使得吴国一跃成为天下顶尖强国,又觉得那不太现实。
所以在成功抓到楚王后,君臣其实产生过分歧。
吴王阖闾想要直接带走楚王,和那三艘大船上的国库财富,回到前线,大破楚军。
俘虏大国君王,塑造不世威名,见好就收,也就成了。
孙武却不同意。
他认为此战若是无法全胜,那多半是徒劳无功,甚至惨败而回。
因为天下不止吴楚两国,一旦无法以雷霆之势拿下楚国,晋齐两大国前来干涉时,拿什么抵挡?
到那时侵吞楚国的财富都要被迫拿出不说,吴国蒸蒸日上的势头也要被打压。
不成功便成仁,此战不存在侥幸。
孙武对于天下大局的分析,无疑是正确的,他说服了吴王阖闾。
然而现在失败了,吴王要自救,就不再听孙武的,来到伍子胥和伯嚭身边,亲自接管楚王,低声密语道:“两国罢战,缔结联盟,寡人放你离开,如何?”
他认为,唯一的生机,还在楚王身上。
楚王毕竟是国君,即便之前项英的怒斥全城可闻,威望大降,但底层将士对于王权的敬畏,还是根深蒂固的。
现在敌人的攻势已经衰退,只要楚王出面,很大可能停下交锋。
这才是最快的破局之法。
“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