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两人都期待的看着自己,林强生说道:“好吧,两年就两年!我这是纯粹为了支持你们搞飞机了,可千万别让我失望!”
“太好了,林先生,你对我们的支持我们会铭记的,咱们以后就是老朋友了!”王真高兴地笑道。
接下来,他们就飞机的价格进行了商谈,林强生根本就没还价。国际市场上私人飞机都在百万美元以上,而哈航的人给他报了个35万美元的实惠价,这么点的钱林强生就像买了颗白菜一样!
这个价格,刨去了采购加拿大普惠的t6发动机,哈航根本就没赚多少钱。
但是,中国的外汇又不是这么算的,如果哈航能挣到外汇,那么即使赔钱国家也会给他们翻倍的人民币补贴!所以,哈航根本就不担心报的国际价格是不是低了,只要赚到了外汇并且收支平衡就是大功一件,如果稍有赚头他们就更开心了!
中国军工产品的售后很差,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报价太低的缘故,大家都没有积极性啊!
第206章 落寞的哈飞机制造厂
林强生在卢仁开和哈航副厂长王真的陪同下,参观了哈飞设计所的陈列室,墙上的一副大尺寸轰炸机照片引起了林强生的注意。
“1959年5月份,图-16型高亚音速中型中程轰炸机全部飞机技术资料到货,同时35名苏联专家来华进厂,飞机制造厂在厂长陆纲的组织下,仅用67天时间就完成了第一架飞机的总装。”林强生默默地念着照片下的注释。
他转过头来向卢仁开和王真疑惑地问道:“哈飞曾经制造过轰炸机吗?”
卢仁开看着这幅老照片,有些遗憾的点点头说道:“是的,那是1959年,当时我也参加了图16的总装工作。国内后来叫它轰6,我也参与了对轰6的仿制工作。”
王真这时指着一张巨大工厂的照片骄傲地说道:“当时的哈飞在1955年6月,开始建设亚洲第一大的厂房——18号总装工房,这为我们哈飞后来仿制大型喷气式飞机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林强生向另一张照片看去,从这幅尺寸较大的照片里能看出来,这18号工房确实规模庞大,用它足可以同时制造数架大型喷气式飞机。
“因为58年炮打金门,赫鲁晓夫可能担心咱们中国顶不住美国人的压力,所以送来了图-16轰炸机。它的仿制和制造工作就落户到了咱们哈飞,当时还有西飞作为备份工厂。我们哈飞为主,西飞为辅,可惜后来都变了!”王真有些失落地说道。
卢仁开比王真介绍的更详细,他说道:“当时在国内,轰六的仿制工作是由哈飞和西飞联合试制,其中西飞负责试制飞机外翼、垂尾、平尾和前、主起落架,哈飞负责试制飞机机身、中央翼、中央外翼、发动机舱、系统、附件,全机静力试验、总装和试飞。轰6型飞机是我国当时制造的吨位最大、技术最复杂的飞机,全机共有零件5万种24万件,标准件4000种36万件,铆钉1000种100万个,共需各种原材料150吨,电线长25公里以及成品附件894项。当时即便是苏联在已经生产装备图-16近十年的情况下,总装时间仍至少需要三个月。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哈飞在陆纲厂长的带领下,全厂仅用了67天就完成了飞机的总装工作,就连苏联专家也惊叹我们创造了奇迹!”
林强生见卢仁开说起哈飞光辉的岁月,他和王真的脸上都露出了由衷的开心和骄傲的神情,他不忍打断他们只是转头盯着墙壁上的照片细细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