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页

工业民科[校对版] 好闲 1635 字 2022-10-28

林强生想了想确实如此,还有这里不光是有汽油味和油烟味,最重要的是这里全是大老爷们啊!放眼一望,98都是男性,学汽车驾驶和烹饪的女学生凤毛麟角,也就理发的女学员多些,让林强生怎么呆得下去!

“那就算了吧,我建这所学校是真的要培养人才的也不是为一己私欲,还是不要打扰学员们学习了!”林强生说道。

林香笑了笑,看着学员们已经被各自的老师们领进了教学楼。现在的教学也是有理论课的,原来没有教室,学习驾驶技术的学员很少上理论课,有了教室之后理论课这块也该补起来了。

80年代的驾驶员是要学习汽车维修知识的,经过考虑林强生决定还是给他们补上这一块的课程,因为现在国内的汽车售后体系十分不健全。走远路,十里八乡的也未必会遇到一家修车厂,而且会修车的人也凤毛麟角,这就要求驾驶员也能动手修理车辆了。

所以早先招募的学员还得继续学习两个月,加深汽车维修实践和交通安全法规的学习。这两方面原先只是了解,现在加强了动手实践能力和背诵笔试。

“你考虑过没有,你这些学员毕业之后往哪安排?他们这些人都有去向吗?”两人一起向着教学楼内部走去,进了走廊巡视着。

听到姐姐询问,林强生说道:“这个我还真想过,教出来的驾驶员我打算招募到即将组建的出租车公司。厨师和理发专业,我打算在校园内设立一个创业基金!”

“创业基金,这是什么?”林香好奇的问道。

林强生背着手一边走一边笑道:“创业基金嘛,顾名思义,就是学员想开个饭店或者理发店什么的,我可以提供给他们一笔钱。几千几百的都可以,他们开店我占股份,七三分成。”

这个时代,“创业”的概念还没大范围普及开来,在南方开发区建立之后“南下”成了一个时代的名词,而后80年代中期又迅速流行起了“下海”。

在消息闭塞、改革的春风阻挡在千里之外的东北内陆,林强生把“创业”的口号喊了出来,能不能引领时代不一定,但在哈尔滨绝对是一个大事件!

林香惊奇地说道:“别说几千几百的,就是一百块钱都能开个饭店了吧?更别说理发店了,有个推子坐家门口就能干啊!谁会让你占这个便宜,还让你占七成股份?你想得倒美!”

林强生笑道:“当然了,他们如果自己有钱开店也可以啊!我这个创业基金并不强求!”

林香点头说道:“这还差不多,我看你这里的学员有钱交学费应该也不差开店的钱,或许很多人早就想好了,学了手艺之后就准备创业呢!”

林强生说道:“咱们都错误的估计了老百姓的实力,其实很多民众是有钱的,过去社会压抑了人民的购买力,老百姓又喜欢攒钱。只要有个工作,靠几十元工资攒个几年买一台上千元的电视机都有可能,更别说学个技术什么的,只要老百姓觉得有这个必要!”

林香也点了点头,她也同意弟弟的观点。原来大家觉得都挺穷的,可是社会上突然时兴起买电视机了,很多老百姓还真就买了。人还是不缺钱花的,他们只是被票证时代给抑制住了!